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红牛老板是谁是如何发家的(国外红牛与国内红牛的区别)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中国红牛饮料的创始人是泰籍华商严彬

 
    2006年世界华商大会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杰出华商排行榜上,占据第一位的李嘉诚几乎尽人皆知。而排在第二位的严彬,却很少有人知晓。不过,提起他创立的“红牛”饮料、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北京沃德兰乐园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这些项目的持有者。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的商界大亨,在年轻时也经历过不少辛酸。严彬1954年出生于山东一个贫穷的家庭,曾经在河南插过队,后来移民泰国并加入泰国籍。
 
    严彬在接受一家中国媒体采访时曾回忆了移民时的艰辛,他说他一开始去泰国,因为没钱买吃的,甚至卖过血。后来,他应聘到唐人街打工、当学徒,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吃的是酱油拌饭。凭着这股勤奋劲,严彬不到两个月就当上了经理,后来又一步步成长为泰籍华商。
 
    1984年,严彬在泰国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要经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1995年,严彬回国投资,创办了红牛饮料,目前该饮料已占据了中国功能性饮料80%的市场份额。此后,他又收购了北京一栋烂尾楼,并将其开发成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华彬国际大厦。2000年,严彬又修建了占地6400亩的华彬庄园高尔夫俱乐部。在2006年胡润中国富豪财富排行榜上,严彬以40亿元的资产,名列榜单第56位。
 

    严彬的传奇故事

 
    从药品推销员,到制药厂老板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许书标1923年8月17日出生于泰国披集省(泰国北部),父亲是中国海南人,母亲是泰国人。许书标家一直很穷,全家人靠一个养鸭场和卖水果生活,他很小就出门干活,贴补家用。
 
    为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20多岁的许书标决定和哥哥一起去曼谷淘金。
 
    很快,刚步入社会的许书标在一家名叫“FECelix”的医药公司找到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这家公司从国外进口药品,再制成便宜的抗生素卖出去。而许书标的任务就是,挨家挨户推销药品,并熟悉各种药品行情。
 
    这份工作为许书标日后投资制药界的成功打下了基础。那时,泰国正处于二战战后经济复苏、百废待兴的时期。1962年,许书标在曼谷老城区创立一家名叫“TC制药”的医药工厂,很快就在抗生素市场站稳了脚跟。
 
 

    红牛诞生,主打“功能性”

 
    许书标30多岁时偶尔听到了有关功能性饮料的信息,这种饮料能够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并恢复体力。他敏锐地觉察到,它一定会在泰国大卖。不久,他的工厂推出一款“滋补性饮料”,取名“红牛”,主打的就是它的“功能性”。
 
    “红牛”投入市场不到一年,就已是泰国第二大热卖的功能性饮料,第一名是力保健(日本产品)。有人说,“红牛”的制胜法宝是选择了正确的目标市场和营销方案。
 
    Saravudh说:“父亲相信,如果他想要推销一种新产品,它必须比市场上任何一种饮料都出色。
 
    “当市场领跑者将注意力投放到曼谷的市场时,红牛更加重视二三线城市的目标消费群——许书标向那里的卡车司机和工人分发免费的红牛饮料,很快打开了市场。”他说,直至在其他省份有了稳固的市场,父亲才决定进军首都。
 
    又过了一年,“红牛”打败力保健,独占鳌头了。
 
    走向国际,没有事情不可能
 
    许书标61岁时遇到了事业上的贵人——志同道合的奥利地商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
 
    1982年的一天,28岁的马特希茨第一次来到泰国,他刚下飞机,觉得很累,就买了一罐“红牛”来喝。他发现,红牛效果好得惊人,一下就治好因长途跋涉而导致的疲劳。之后,他主动找到许书标,毛遂自荐说要帮他打开欧洲市场。
 
    1984年,他和马特希茨一起建立了红牛集团,1987年开始向奥地利出售红牛饮料。现在,“红牛”已经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Saravudh说:“我从没听过父亲说‘太难了’或者‘不可能’这样的字眼。为了将红牛饮料推向国际,父亲从没停止学习,尽管父亲从没上过大学,但是一直坚持自学,尤其是学习英语和法律。”他认为,这两个是将“红牛”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进入中国,渴了,累了,喝红牛
 
    1995年,“红牛”首次在春节联欢晚会后的广告中出现,一句“红牛来到中国”,让很多中国消费者认识了它。
 
    随后,“红牛”便持续占据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时间,从“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到“渴了喝红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红牛”,大量黄金时间广告的拉动,迅速为“红牛”拓展各地市场。
 
    和开拓泰国本地市场如出一辙,“红牛”在品牌上强化它的本土化,宣称“红牛”虽然来自泰国,却是华人创造的配方,在市场进入初期大力宣传这个概念,很有利地让品牌带有中国痕迹,以至于很多中国消费者误以为“红牛”的老板是中国人。
 
    在短短的一两年里,“红牛”建立起全国的代理经销制度,汽车司机、夜场娱乐人士、经常熬夜的工作人员、青少年运动爱好者,都成为红牛的忠实消费群体。
 
    “红牛”一举成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第一品牌,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大量模仿甚至假冒红牛的饮料,比如:蓝狮、金牛、红金牛、金红牛等等。
 

    国外红牛与国内红牛的区别

 
    欧美版本和中国大陆版本的红牛饮料配方差异不小。
 
    中国版红牛添加剂有争议
 
    诞生于泰国的红牛饮料,行销160余个国家,1997年经原卫生部批准进入中国大陆,被批准为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迄今已有整20年。
 
    健康时报记者搜集欧洲(德国、葡萄牙、奥地利、芬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亚洲(中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泰国)15个国家或地区红牛饮料配方成分表发现,国内外红牛配方差异还真不小。中国版本的红牛产品里多出了苯甲酸钠、柠檬黄、胭脂红三种成分!在食品工业中,苯甲酸钠是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防腐剂,而胭脂红和柠檬黄是人工着色剂。近年来,出于安全性顾虑,国外这些成分使用分别受到不同程度限制。
 
    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的选择,体现的是对公众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同于中国大陆,欧美国家的红牛饮料配方中,没有使用安全性存疑的苯甲酸钠。对于胭脂红等具有争议的人工着色剂,在英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也被核黄素、焦糖色两种天然食用色素取而代之。
 
    记者了解到,在日本,苯甲酸钠已停止使用,当地《食品安全法》没有将其纳入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则要求苯甲酸钠在食品中最高用量不得超过0.1%。
 
    在2017年1月,美国一家有2024家门店的面包咖啡连锁店里,也出具了一份清单(TheNONOList),确认96种不应给顾客吃的成分,其中就包括了苯甲酸钠。
 
    此外,胭脂红作为一种人工合成色素,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即便是在允许使用的欧盟,也已有多个消费者保护协会敦促其全面禁止包括胭脂红、柠檬黄在内的6种食品着色剂。
 
    如果国际上使用的都是安全风险更小的添加剂,为何中国版本会如此不同?
 
    “相比于替代产品,胭脂红与苯甲酸钠,在成本上要便宜很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蔡同一教授表示,虽然添加这些成分符合中国大陆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但苯甲酸钠与胭脂红都是比较传统的食品添加剂,国际上已逐渐被替代。如果在限制范围内添加一种山梨酸钾的成分,可以代替苯甲酸钠,虽然价格高出一半,但其安全性要高于苯甲酸钠,而胭脂红等着色剂,也越来越倾向于用天然着色剂替代。
 
    事实上,因为这几种具有争议的成分,红牛在中国也曾遭遇了不小风波。2012年2月,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红牛进行查证发现,红牛饮料配料中含有未载明苯甲酸钠、胭脂红、柠檬黄等成分,被指标签与批准文书内容不符。
 
    虽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红牛饮料检验结果的通报》中称,红牛产品未载明这些要求符合当时规定,标签标识存在不规范问题已责令限期改正。但对于有用量要求的这三种成分的具体添加量,时至今日消费者依然无法直接知晓。
 
    忽略了不适宜人群和禁忌
 
    在记者调查的15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成分中,都或多或少含有咖啡因和牛磺酸,这是两种主要被认为是提神的成分。然而,中国版本的红牛产品,却明显忽略了一些不适用人群。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绝大多数国家明确要求功能性饮料必须标明每日最大摄入量并写明不适宜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饮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禁饮。
 
    健康时报记者查询到,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一种蓝银色红牛,标明高咖啡因含量同时也用显著字迹标明“不建议少年儿童、孕期、哺乳期女性及对咖啡因过敏人群使用”。意大利更是标明“一天用量不得超过两罐”。
 
    被日本归类为“碳酸饮料”的罐装红牛上,也在“注意”一栏中显著标明:含有咖啡因,孩子、孕妇、对咖啡因敏感的人,要控制使用。
 
    即便是原产国泰国的产品,在金罐上都标注“小孩儿和孕妇不宜食用”的提示语。以保健食品身份进入到中国市场的蓝银色奥地利版本红牛上,同样标注着“不适宜少年儿童、孕妇、乳母”。
 
    此外,土耳其农业部和卫生部曾发布公告,依据欧盟食品法规,对包括红牛在内的能量饮料实施管制措施,规定必须贴有“不含酒精、糖尿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18岁以下者不宜饮用”的警告标示。
 
    对此,台湾地区也提出过建议。台消基会引述加拿大卫生单位建议指出: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咖啡因的摄取量。2016年5月,台湾“卫福部食药署”发布了公告称,因能量饮料含咖啡因,过量容易对身体产生伤害,且勿与酒精、运动饮料混用。请依据消费者保护法第七条,适当标识警示语。
 
    可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无论是牛磺酸加强型还是金罐红牛,不适宜人群一栏仅有“少年儿童”,孕妇、乳母,对于咖啡因过敏人群都被“无视”了。“一天用量不得超过两罐”的用量要求,也被悄然更改为“食用量每日两罐”。显然,心脏病、高血压、心血管、肾功能、严重肝病等疾病警惕使用的提示,更是在中国大陆从未被记录过。
 
    蔡同一表示,这无疑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对于每日用量两罐的说法,有暗示消费者每天需要饮用两罐嫌疑。使得最大用量为两罐的禁忌被“巧妙”规避。选择性规避不适宜人群,大肆宣传其保健功能,的确有误导消费之嫌。消费者应按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用量,不一定是每日两罐。
 
    令人意外的是,记者通过对比另一款同样行销欧美亚主要国家的功能饮料,发现进口到中国,使用禁忌上,同样标注着“哺乳期妇女以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的字样。
 
    一位曾参与过原卫生部红牛保健食品批准讨论的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表示,由于原卫生部对红牛保健食品批准时间较早,对其不适用范围批准较为宽泛,必须得到改正。
 

    红牛曾被多国限制禁令不断

 
    事实上,在国内畅销的红牛功能饮料,国外曾多次遭遇安全危机,甚至一度被禁止销售。
 
    记者近日委托在新加坡的居民调查发现,如今在新加坡超市中,鲜有红牛出售。其价格,更是低于普通的矿泉水。
 
    早在2001年7月,瑞典公布一份官方报告称,两位瑞典居民喝过掺酒红牛后死亡,一位居民连喝数罐红牛饮料后因肾衰竭死亡。瑞典食药管理局(SNFA)立刻依据上述报告展开调查。
 
    随后,马来西亚卫生部发布禁令。据《南洋商报》2001年报道,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由泰国进口的蓝字品牌罐装红牛饮料,以及奥地利进口的蓝色罐装红牛饮料,全面禁止出售。即便是没有被禁止的青字牌红牛,也在食品质量管制组严格监督之下。
 
    据媒体报道,丹麦、挪威一度只允许红牛在药房出售。随后希腊官方也发出警告,提醒消费者不要在剧烈运动后喝红牛,更不要将它与酒类饮品混合饮用。
 
    2009年,台湾地区“卫生署食品药品管理局”抽检红牛中,发现含有0.03微克危险药物可卡因,扣查41万罐,并要求厂商全面禁止进口及下架。
 
    2010年《每日邮报》称,美国纽约州长岛地区拟对19岁以下青少年禁止销售红牛等咖啡因功能饮料,原因是监管不明,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大和血压升高。
 
    法国更是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标准版”红牛销售。法国卫生部认为红牛中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和咖啡因,可能损害健康,只允许销售改良版的红牛产品。即便后来得到解禁,红牛在法国的路途也并不平坦。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称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产品损害健康,不应该禁止其销售。法国因此决定,允许“红牛”以原配方在境内销售。时任法国卫生部长罗斯利娜·巴舍洛仍然对“红牛”解禁持“保留意见”,呼吁人们谨慎饮用,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随后,法新社曾发布报道称,红牛等提神饮料会产生可疑副作用,尤其是对心血管。《欧洲时报》2013年报道,法国食品卫生与安全总局发布一项调查,提醒心脏病患者和青少年慎用市场上流行的红牛等提神饮料,法国政府专门对其设立“红牛税”。
 
    然而,虽然中国大陆2006年发布《关于禁止旅客携带泰国“红牛”饮料入境的公告》,禁止进口泰国产“红牛”饮料,当时中国红牛维生素饮料有限公司坚称“中国国产红牛可放心饮用”。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