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_百科

原创版权 老爸评测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

类星体,天文学名词,是类似恆星天体的简称,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它总是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类星体是人类观测到的非常遥远的天体,高红移的类星体距离地球可达到100亿光年以上。类星体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天体,80%以上的类星体是射电宁静的。类星体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是星系的千倍以上,类星体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处被观测到。

据推测,在100亿年前,类星体数量更多。类星体是一类离地球最远、能量最高的活动星系核。类星体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度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类星体
  • 外文名:quasar
  • 别称:似星体、魁霎、类星射电源
  • 发现时间:1960年
  • 领域:天文学
  • 简述:活动星系核

发现历程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用一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上第48号天体(3C 48)的光学对应体。他发现3C 48的光谱中,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之后,人们对剑桥第三电波星表中(3C)一些不知意义、模糊的无线电波源,陆陆续续有下列的发现:
①它们的光学体很小(光学直径<1"),和恆星很难区别:从帕罗马天文台5m望远镜所拍照片中显示,它和恆星一样,都只是一个光点。
②它们有极亮(非比寻常的亮)的表面:在可见光及无线电波波段都有此特性。
④它们的光谱是连续光谱及强烈的发射谱线。
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
在1962/63年,由 M.Schmidt 测出这和那些已知的电波星系光谱相同。
事实上,测得的光谱主要有三部分:由同步辐射造成的非热性连续光谱;吸积作用造成极明亮的发射谱线;星际介质造成的吸收谱线。它们的光谱呈现巨大的红位移量(位移指数Z=△λ/λ)。因此由哈勃定律推论,它们是极远的蓝色星系,可见光绝对亮度超过一般正常星系的100倍,而电波强度和CygA星系相当。
到此阶段的探查将之冠上类星体Quasar之名(或谓类星电波源 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
1963年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发现在3C 273的光谱中具有与3C 48类似的现象,他发现这些发射线实际上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氢的发射线,只不过朝着红光的方向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们具有非常大的红移,使得谱线不易证认。循着红移这条线索,再去分析3C 48的光谱,得出它的红移量还要更大。
构想红移产生于宇宙空间膨胀效应,那幺3C 273和3C 48都有很大的退行速度,分别达光速的1/6和1/3。对于这种在光学照片上的形态像恆星,但是其本质又迥然不同的天体,天文学家把它们命名为类星射电源。由于在光学望远镜中观察,类星体与普通的恆星看上去似乎没有区别。
类星体巨大的能量类星体巨大的能量
1965年 A.Sandage 发现许多类星体,它们的光学性质和类星电波源相同;都有紧密的结构,极亮的表面及蓝的颜色;但它们却没有辐射无线电波(或许太微弱,而没被探测到)。它们的形态也很像恆星,而且也有很大的红移,但是没有射电辐射,被称为射电宁静类星体。
因此可将它们分为两类:
类星电波源QSR's:能用光学及电波段测出,这类比较少,占类星体总数的1/20。
类星体QSO's(或称电波宁静类星体):电波较弱,只能以光学测出。
类星体代表的是同一种天体,只不过有的电波辐射强度不同;科学家相信,具有强烈电波辐射的类星体可能是类星体“一生”中处于短暂的“发高烧”阶段的产物。因此,称之为类星电波源(quasars)或类星体(quasistellar objects)都可以;有必要时,再注意它有没有辐射电波即可。在可见光及电波波段的天空搜寻中,数千个类星体已被发现;例如 M.P. Veron-Cetty 及 P.Veron(1989)作的星表目录中有4,170个类星体,A.Hewit t和 G.Burbidge(1987)所出星表中3,570个附有红移资料的类星体。
2011年11月8日,藉助哈勃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们首次拍摄到围绕遥远黑洞存在的盘状构造。
2013年1月自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数据,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创纪录的类星体集群结构,其延伸超过40亿光年。所谓类星体即一类年轻的活动星系。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天文学家罗杰·克洛斯(Roger Clowes)表示:“这项发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惊喜,因为它着实突破了我们所知晓的宇宙中最大结构的尺度。”相比之下,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直径不过仅有数十万光年,而银河系所处的上一级结构,即室女星系团,其延伸也仅有数亿光年而已。
2015年03月03日,中国天文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8亿光年、430万亿倍太阳光度、中心黑洞质量约为120亿个太阳质量的超亮类星体。这是人类目前已观测到的遥远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
2015年5月,据国外媒体报导,藉助位于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学家于第一次发现了4个类星体齐聚的场景,这4个活跃的黑洞彼此距离非常接近。该研究团队由天文学家约瑟·汉纳威(Joseph Hennawi)领导。据介绍,这4个类星体位于遥远宇宙空间的一个超大质量结构中,环绕其周围的是一个巨大的由冷却密集气体组成的星云。由于这种现象出现的机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宇宙学家或许需要重新考虑类星体演化的模型,以及超大质量结构如何形成的问题。有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5月15日的《科学》(Science)杂誌上。

命名

20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家在茫茫星海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天体,从照片看来如恆星但肯定不是恆星,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发出的射电(即无线电波)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因此称它为“类星体”。
灰尘环绕的类星体被发现灰尘环绕的类星体被发现
类星体的发现,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星际分子并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1960年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射电源3C 48的光学对应体是一个视星等为16等的恆星状天体,周围有很暗的星云状物质。令人不解的是光谱中有几条完全陌生的谱线。
1962年,又发现了在射电源3C 273的位置上有一颗13等的“恆星”。使天文学家同样困惑的是其光谱中的谱线也不寻常。

特徵介绍

类星体是1963年被发现的一类特殊天体。它们因看起来是“类似恆星的天体”而得名,而实际上却是银河系外能量巨大的遥远天体,其中心是猛烈吞噬周围物质的、在千万太阳质量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虽然自身不发光,但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周围物质在快速落向黑洞的过程中以类似“摩擦生热”的方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得类星体成为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天文学家通过大型巡天已经发现了20多万颗类星体,然而其中距离超过127亿光年的类星体只有40个左右。
类星体明亮的光线类星体明亮的光线
类星体的显着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表示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在向地球远离。类星体离地球很远,大约在100亿光年以外,可能是目前所发现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能看到类星体,是因为它们以光、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巨大的能量。
① 类星体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恆星的像,这意味着它们的角直径小于1″。极少数类星体有微弱的星云状包层,如3C48。还有些类星体有喷流状结构。
② 类星体光谱中有许多强而宽的发射线,包括容许谱线和禁线。最经常出现的是氢、氧、碳、镁等元素的谱线,氦线非常弱或者不出现,这只能用氦的低丰度来解释。普遍认为,类星体的发射线产生于一个气体包层,产生的过程与一般的气体星云类似。类星体的发射线很宽,说明气体包层中一定存在猛烈的湍流运动。有些类星体的光谱中有很锐的吸收线,说明产生吸收线的区域里湍流运动的速度很小。
类星体类星体
③ 类星体发出很强的紫外辐射,因此,颜色显得很蓝。光学波段连续光谱的能量分布呈幂律谱形式,为辐射强度,v为频率,α为谱指数,常大于零。光学辐射是偏振的,具有非热辐射性质(见热辐射和非热辐射)。另外,类星体的红外辐射也非常强。
④ 类星射电源发出强烈的非热射电辐射。射电结构多数呈双源型,少数呈複杂结构,还有少数是緻密的单源,角直径小于0″.001,至今都未能分辨开。緻密源的位置通常都与光学源重合。射电辐射的频谱指数α平均为0.75。一般,α>0.4的称陡谱;α<0.4的称平谱。陡谱射电源多数是双源;平谱射电源多数是緻密单源,它们的厘米波段辐射特彆强。⑤类星体一般都有光变,时标为几年。少数类星体光变很剧烈,时标为几个月或几天。从光变时标可以估计出类星体发出光学辐射的区域的大小(几光日至几光年)。类星射电源的射电辐射也经常变化。观测还发现有几个双源型类星射电源的两子源,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分离。光学辐射和射电辐射的变化没有周期性。⑥ 类星体的发射线都有很大红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大红移为3.53(OQ 172)。对于有吸收线的类星体来说,吸收线红移z吸一般小于发射线红移z发。有些类星体有好几组吸收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红移,称为多重红移。例如,类星体PHL 957的发射线红移为2.69,吸收线红移有五组:2.67、2.55、2.54、2.31、2.23。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
⑦ 观测表明,有些类星体还发出X射线辐射。

历史研究

研究测量

最近的类星体-3C273(M.Schmidt所发现):
视星等mv=12.8(其余的比16等还暗),红移z=0.158(相当距离950Mpc.约等于2.9亿光年远)。
最亮的类星体-S50014+81:
绝对星等Mv=-33等(mv=16.5);z值为3.14。
最大红移指数(相当于最远)的类星体-PKS2000-300:
mv=19,z=3.78
不过在1986年后,发现越来越多更大红移的类星体,其中约有30个z值超过4的;最近的报告(1990年)指出,PC1247+3406的z值为4.90。值得一提的是,类星体的数目似乎以Z=2左右为分界;红移小于2的随着z值增大,数目也越多,而红移大于2的,分布趋势则相反,z值越大的类星体数目越小。
最早发现类星体巨大红移现象的,是 M.Schmidt 在分析3c 273光谱时顿悟的;他感觉那些强烈的发射谱线相对排列顺序与氢原子光谱的几条谱线很相似;不同的只是整个光谱都向红端(长波)移动了一大截。
类星体的红移量是如此的巨大,不能只是以简单的哈勃定律(距离d与z值成正比)来决定它的距离;而必须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宇宙模式来解释它。

研究进展

目前所知最远的类星体,约150亿光年。2001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由18个类星体组成的类星体星系,这是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类星体星系,距离地球65亿光年。
2003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1月23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誌上宣布发现了类星体周围存在暗物质晕的证据。[2]
2006年,欧洲科学家称发现神秘罕见的“孤儿”类星体。
2007年,科学家首次发现十分罕见的类星体三胞胎。
2008年,科学家发现罕见的可以製造X射线的类星体。
2011年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揭开了一个神秘天体的面纱。2007年,一位德国生物老师在夜空中发现神秘绿色天体,距地球约6.5亿光年,被称为汉妮天体。原来这是个已经死亡的类星体。
汉妮天体(Hanny’s Voorwerp,Voorwerp是荷兰语中“物体”的意思),可以说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但2011年1月10日美国天文学会第217次会议上公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精细照片和X光观测数据,终于揭开了汉妮天体的神秘面纱。由许多地面和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原始图像表明,汉妮天体是一团巨大的炙热气体。天文学家推测,汉妮天体所发出的光,来自于一个名为IC2497的相邻星系的辐射。
科学家认为,IC2497的核心里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曾经吞噬掉了各种气体和星体,并释放出两股相反的炙热气体和高能辐射。这种活跃的星系也被称为类星体。当类星体发出的辐射击中气体云时,就会激发氧原子,使气体云发出绿色的光芒。
美国耶鲁大学的天文学家Kevin Schawinski在进行了X光观测之后发现,这个类星体已经不再活跃了,这可能是因为它中央的黑洞已经没有“食物”可吃了。但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类星体死亡不久,因为汉妮天体还仍然在发光。鑒于IC2497的光需要几万年才能抵达汉妮天体,因此天文学家推测类星体应该是在不到20万年前熄灭的。这也意味着,它熄灭的速度要比科学家想像的快得多。
2010年4月由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最新图像也证实了死亡类星体的假说。值得一提的是,那次观测发现了汉妮天体里有一些年轻的恆星群,它们中的有些年龄不会超过100万岁。

研究解释

类星体的绝对星等Mv在-25-- -33等之间(由哈勃常数Ho=50km/s·Mpc推算),这可推论出其光度在1012--1014L⊙之间(约4*1038--1041W),这代表类星体是宇宙最亮的天体;它们是遥远活跃星系的极亮核及塞佛特星系、N星系及电波星系强烈活动的延续。这些的星系的轮廓只有在最近的类星体3C273的光学影像中被辨认出,呈现模糊、扩张、云雾状的斑点;通常星系被比它亮很多的核的光芒所掩过,而呈现类星体的现象。只有以极灵敏的CCD侦测器及现代影像扩大技术,这才比较有可能测出那些z≦0.5的类星体及和它有关的星系(因z值越小之类星体距离越近,与其有关之母星系才不至于太暗)。减去类星体光度后的星系绝对星等在-21-- -23等之间,是直径40--150kpc的椭圆星系或漩涡星系。观测结果认为有强电波辐射的类星体可能属于椭圆星系,而无电波类星体则属于漩涡星系。
此外,在某些类星体中,其分立的子电波源间出现分离的相对速度快过光速的超光速运动现象。例如3C273;由巨大天线阵(VLA)从1977年到1980年,以波长2.8cm的无线电波波段观测结果显示,其分立两子电波源间分离速度高达11倍光速。
虽然,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也是能量传递速度的极限;但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超光速现象,在视觉上却有可能造成。例如,在夜晚将探照灯射向高空,由于云层的反射,天空会出现亮点;当地面的探照灯缓慢转动时,在高空的亮点却以极快的速度在移动。如果这云层够高,亮点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过光速。以这模型来解释上述类星体中的现象,认为是由类星体中心母体喷出两股相反方向的粒子流(相当于探照灯的光),它照在星际介质上(相当于高空的云),从而激起电波辐射(相当于亮点);因此,只要中心母体有小小的摆动,粒子流照射所激起的辐射区就会迅速的移动;如此看来,这两辐射区相离速度超过光速就大有可能了。

红移之谜

根据同步电子辐射原理推论出,类星体中黑洞质量--10^8M⊙,所有辐射能(光度)--10^39W≒10^13L⊙。根据相对论E=m·c2推算其寿命约10^8年。推算出如此巨大能量之结果,使得一些天文学家质疑:决定距离的基础是否为哈勃红移关係?
引力透镜与类星体引力透镜与类星体
一般认为红移所代表的可能性有三种:
哈勃红移
越远的星系红移效应越大;类星体是目前所发现的最远的星系,它可能代表宇宙的边缘或最早的宇宙。
引力红移
就是从远离强引力场的地方观测,谱线会向长波的方向移动;但需要的引力场极大(约一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且造成的谱型与类星体的不符。
局部红移
认为可能是某些星系高速喷出物质所造成之局部现象(与上述视线之超光速原理相同);支持的证据是,很多星系及类星体常成双或成群出现,而它们之间的红移值截然不同。反对的说法是,也有不少成群协同的类星体、星团和它们的母星系有相同的红移量。
其中以支持哈勃红移理论的证据最为有力。
寻找红移与星系相近的低红移类星体:
以z≦0.5为範围,果然找到很多与椭圆或漩涡星系有关而红移相近的类星体;而高红移星系实在太暗,难以测出,不适用此法。
双胞胎类星体的证据:
1979年 D.Walsh,R.F.Carswell 和 R.J.Weymann 吃惊的发现类星体不但距离极近(5.7"),星等同样是17等,z值同为1.41, 甚至完全相同的光谱。令人怀疑他们根本是同一天体,只是被重力透镜影响光线偏折而呈二重像。后来果然在类星体B旁发现一模糊的云雾,测量结果发现它是造成此光学二重像效应z=0.39 的中介星系(介于地球与此类星体之间)。此发现意义极重大,不但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重力透镜的预测,而且证明红移大(z=1.41)之类星体在红移小(z=0.39)星系之后,更支持了哈勃红移的理论。
重力透镜造成的光变:
当中介星系转动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其后方类星体的光度发生变化;理论上可从观测到的类星体光变时间及影像空间角度,去推算类星体距离,再去印证哈勃红移所推算之距离是否正确。可惜,在类星体与地球之间常有无数物质,造成引力的多重影响,而不易以此法测出,有待将来进一步的改良观测技术。
吸收线的支持:
类星体中吸收谱线所测得的Zabs与发射谱线的z值不同,一般是Zabs≦Z;如果发射线z值是代表类星体的位置(距离),则其吸收线之Zabs则是类星体和地球之间许多的星际间物质吸收所造成(如图一中Lα森林区,就是Lα线被不同距离物质吸收,所呈多重红移之结果)。当(Z-Zabs)/Z≧0.01,代表是类星体和地球之间许多星系外部的洞区所造成。
此外,在高红移类星体吸收线中找到低红移星系(及类星体)之吸收线系统,而在低红移星系吸收线中找不到高红移类星体之吸收线,这可说明高红移星体的确是在低红移星系(类星体)的后面。另外,一种很像类星体的怪东西,在1929年被发现并定名为BL蝎虎座天体;它的特徵就是几乎没有特徵。光度变化不规则,只有连续光谱,测不到它的谱线(可能太弱了)。因此,它的距离也很难定出。它那属于非热性之连续光谱在可见光部份比类星体陡。已发现100个左右。
到底类星体是个什幺样的天体呢 ?它的外型像恆星,光谱像塞佛特星系,电波性质像电波星系……?当前认定是,它是宇宙在大霹雳后,最先形成的“星系”前身。但无疑的,它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天体;如果宇宙红移理论确实是对的,那类星体对于宇宙将扮演极重大的角色;它代表的是最远,最古老的宇宙。因此能从侧面映整个宇宙的演化。也由于它高度的亮及神秘的吸收线,更是研究宇宙中介物质(介于地球和宇宙边缘之间)的最佳利器。

理论假说

建造原理

在宇宙中超高速运行具有星系核的星系,当它追及到另一个具有星系核的星系时,如果两者的运行速度相近,就会相互吞噬,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星系。倘若这两个星系的星系核相遇,就会相互绕转而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高速旋转的星系核。这个高速旋转的星系核就像一个巨大的发电机,从它的两极爆发出能量强大的粒子流向远方喷射。
星系核的能量越大,喷射粒子流的流量也就越大,喷射得也就越遥远。类星体在喷射高能粒子流的时候,会消耗其自身的能量,然而,当它俘获了其它星团或者星系以后,就会增添能量。类星体在宇宙里超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吞噬了它所遇到的所有天体。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

定义假说

类星体在类星体发现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人们众说纷纭,陆续提出了各种模型,试图解释类星体的能源疑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黑洞假说:类星体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不断地吞噬周围的物质,并且辐射出能量。
白洞假说:与黑洞一样,白洞同样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天体。与黑洞不断吞噬物质相反,白洞源源不断的辐射出能量和物质。
反物质假说:认为类星体的能量来源于宇宙中的正反物质的湮灭。
巨型脉冲星假说:认为类星体是巨型的脉冲星,磁力线的扭结造成能量的喷发。
近距离天体假说:认为类星体并非处于遥远的宇宙边缘,而是在银河系边缘高速向外运动的天体,其巨大的红移是由和地球相对运动的都卜勒效应引起的。
超新星连环爆炸假说:认为在起初宇宙的恆星都是些大质量的短寿类型,所以超新星现象很常见,而在星系核部的恆星密度极大,所以在极小的空间内经常性地有超新星爆炸。
恆星碰撞爆炸:认为起初宇宙较小时代,星系核的密度极大,所以常发生恆星碰撞爆炸。

活动星系核说

类星体是一种光度极高、距离极远的奇异天体。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类星体实际是一类活动星系核(AGN)。而普遍认可的一种活动星系核模型认为,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类星体(类似恆星的天体)
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尘埃、气体以及一部分恆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物质掉入黑洞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了物质喷流。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如果这些喷流与观测者成一定角度,就能观测到类星体。
正当星系红移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60年代又出现了类星体的红移现象,使问题变得越发複杂了。根据对类星体物理性质的研究。可以肯定,类星体是河外天体。属于星系这一层次。既然如此.它们的红移是不是也像正常星系那样可以解释为退行并满足哈勃定律呢?要直接验证这一点是困难的,因为至今还没法求出类星体的距离。对类星体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在红移-视星等图上,它们的分布毫无规律,这到底是什幺原因呢?
大多数天文学家坚持认为:类星体的红移是宇宙红移,即红移反映了退行,而且红移和距离之间存在着哈勃关係。证据是类星体的物理性质与某些活动星系很类似,而活动星系已被证明是满足哈勃定律的。另外,已发现几个类星体分别很靠近某个基系团或就在星系团内,而且类星体与星系团的红移近似相等。还发现某些类星体很靠近一些星系,而类星体和星系的红移也大致相同。他们认为,类星体在红移-视星等图上之所以弥散,是由于类基体的绝对星等弥散太大,而不是因为哈勃定律不成立。
少数天文学家认为类星体红移不是宇宙学的。对某些类星体和亮星系进行抽样统计研究,发现有些互相成协(即联在一起)的星系或成协的星系和类星体彼此之间的红移量完全不同或相差很大。另外发现有些类星体的光谱中,其吸收线的红移量与发射线的红移量互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吸收线还有各不相同的红移量,即多重红移。而成协天体的不同红移和同一天体的多重红移,都是用都卜勒效应无法解释的,必须寻找新的红移机制。已提出的除了上面讲到的引力红移、光子老化、物理常数变化等红移机制外,还有一种所谓的“横向都卜勒效应”。类星体的巨大红移可能说明它的横向速度很大。
上述这些观点,有的仅仅是假说,有的虽有理论根据,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类星体的红移.持非宇宙学红移观点的人认为,类星体的红移是对现代物理学的挑战。对星系普遍存在的谱线红移的观测和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以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结构、起源和演化为课题的现代宇宙学的迅速发展。星系红移的真相一旦被揭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活动星系核模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类星体的谜团开始逐渐被揭开。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观测到了类星体的“宿主星系”,并且测出了它们的红移值。由于类星体的光芒过于明亮,掩盖了宿主星系相对暗淡的光线,所以宿主星系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在望远镜上安装了类似观测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类星体的谜团开始逐渐被揭开。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观测到了类星体的“宿主星系”,并且测出了它们的红移值。由于类星体的光芒过于明亮,掩盖了宿主星系相对暗淡的光线,所以宿主星系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在望远镜上安装了类似观测太阳大气用的日冕仪一样的仪器,遮挡住类星体明亮的光,才观测到了它们所处的宿主星系。
现在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类星体实际是一类活动星系核(AGN)。而在同一时期,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也被证实为是活动星系核,一种试图统一射电星系、类星体、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的活动星系核模型逐渐受到普遍认可。
这个模型认为,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特大质量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尘埃、气体以及一部分恆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物质掉入黑洞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了物质喷流。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如果这些喷流刚好对着观察者,就观测到了类星体,如果观察者观测活动星系核的视角有所不同,活动星系核则分别表现为射电星系、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这样一来,类星体的能量疑难初步得到解决。
类星体与一般的那些“平静”的星系核不同之处在于,类星体是年轻的、活跃的星系核。由类星体具有较大的红移值,距离很遥远这一事实可以推想,我们所看到的类星体实际上是它们许多年以前的样子,而类星体本身很可能是星系演化早期普遍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星系核心附近“燃料”逐渐耗尽,类星体将会演化成普通的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

尖端成果

我国用小望远镜发现宇宙早期的超级黑洞和最亮类星体
北京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领导的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人类128亿光年的超亮类星体。它的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30万亿倍、中心黑洞质量约为120亿太阳质量,是宇宙中目前已知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这一宇宙早期的超级“怪物”是中国学者利用云南丽江的2.4米望远镜首先发现的,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用2米级别的望远镜发现的红移6以上的宇宙早期类星体。所发现的红移6.3类星体SDSS J0100+2802是所有高红移类星体中光度和黑洞质量最大的。
遥远宇宙中拥有巨大黑洞的类星体示意图遥远宇宙中拥有巨大黑洞的类星体示意图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最新一期的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
着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评价这一发现时称:“中国天文学家能够用国内2米级小望远镜发现国际上通常需要10米级望远镜才能发现的天体,说明我国天文学家富有创新思想。”
《自然》杂誌还特地为此文作了题为《井喷式快速成长的年轻黑洞》(Young black hole had monstrous growth spurt)的新闻发布,并邀请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布拉姆·维尼曼博士(Bram Venemans)在同期杂誌的“新闻与评述”栏目中专门撰写题为《年轻宇宙里的巨兽》(A giant in the young Universe)的文章,评述了这一发现。
发现的红移6.3类星体SDSS J0100+2802发现的红移6.3类星体SDSS J0100+2802
短短几天,国外新闻媒体,包括有线新闻网(CNN)、路透社、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国家地理、发现频道、科学美国人等,以及国内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等,纷纷将这一发现作为重要新闻进行了报导。北京大学还为此专门召开了新闻专题发布会,有20多家国内主要媒体的记者参加。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