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毛主席是如何对国民党降维打击的?

原创版权 栩然说公众号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要探寻影响“陈官庄战役”结局的根本性原因,表面来看是双方的战术、武器之类的因素,深入来看却是民心所向。一方面,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民群众为华野运输物资;另一方面,国民党内军心涣散,基层官兵不断的归顺于共产党。在“民心所向”的形势中,在此消彼长的局势里,孰胜孰败不是一目了然吗?

  1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随着认知的提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发生改变?哪怕面对的是同一事物,如果隔一段时间再去回看,我们也会惊奇的发现,它未必是我们过去认为的那个样子。

  就拿“竞争”一词来说,这个概念大家足够熟悉了吧?它在我们的人生中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是“竞争”?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接下来,咱们就拿一个实例来解读“竞争”二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虚拟情况,而是在解放战争中发生的真实情况。

  1948年12月4日,“淮海战役”进入到第三阶段最后的收官之战。在“陈官庄战役”中,华野组织了15个纵队共26万人的强大兵力,将国民党杜聿明集团30万部队包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南北只有5000米,东西不过1万米的狭小地带。

  为了让大家有直观感受,在此专门附上地图,红圈内标示的便是杜聿明集团所在的陈官庄地区。显然,他们已经被四面八方的华野纵队包围成了“瓮中之鳖”。

  与此同时,远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收到了来自淮海总前委关于“包围杜聿明集团”的电报,接下来毛主席便组织领导班子在指挥室里讨论,研究下一步该如何指挥。

  说到这里,我先说明结局:“陈官庄战役”以华野的胜利而结束。同时,请容许我卖一个关子,我不直接说明毛主席当时到底下达了什么命令。

  为了让你更有代入感,请身临其境的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下达什么样的命令呢?

  先认认真真思考一下,待心中有答案时,再看下去。

  ......

  好了,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不同决策的背后是不同的思维,不同思维背后是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接下来,咱们去解读三种不同的竞争策略,领悟认知跃迁的三重境界。

  2

  “竞争”的第一层境界:方法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认知的初级阶段,都会把“竞争”与“方法”等同起来,这时我们满脑子都会想用个什么“招术”、“窍门”、“点子”、“奇招”、“绝招”、“妙招”来搞定对手。

  就以“陈官庄战役”为例。从地图上看,杜聿明集团已经被四面八方逼近的华野纵队包围得水泄不通,从军事常识的角度讲,这已经是“死棋”了。

  从“方法”的层面来看,接下来四面八方的华野纵队只需要不断缩小包围圈,然后集中所有火力,向这个局部狭小的地带进行密集轰炸,就可以立刻获得胜利!

  密集轰炸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亮剑》里就有这么一个片段:“鬼点子”很多的李云龙面对久攻不下的山崎大队,想出了一个妙招:为缩短攻击距离,用土工掘进的方式前进50米,剩下的30米交给手榴弹投射。

  李云龙下令:待看到信号弹升起时,战士们要在2分钟之内,把3600颗手榴弹全部扔到敌军阵地上,进行密集轰炸!

  果然,这一方法获得了奇效,山崎确实中计:面对李云龙的嘲讽,不知情的他命令开枪还击,却暴露了自己的藏身位置。

  随着信号弹的升起,山崎惊讶的看见漫天飞舞的手榴弹雨点般的落到了自己阵地上,随后身边便出现了一阵阵密集的爆炸......结果,日军如此难啃的一个“硬骨头”,却因李云龙的一个“鬼点子”而被轻松拿下。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围歼战”中双方的处境:对于被包围在狭小地带的军队来说,他们面临的是“死棋”;对于包围对方的军队来说,只需集中火力对这个狭小地带进行密集轰炸,就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战斗!

  那么在“陈官庄战役”中,华野这样做了吗?当时中央军委并不是没考虑过这种方法,但后来并没有采取。

  为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3

  “竞争”的第二层境界:布局

  “方法”和“布局”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更偏重于“投机心态”,后者更偏重于“经营心态”;前者更偏重于“短期主义”,后者更偏重于“长期主义”。

  什么意思呢?追求“方法”侧重的是短期的效果,但经历过的人应该知道:只要把时间拉长,会发现短期内拿到的结果很容易被时间抹平,甚至还会损害长期价值。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有这么一幕:几路人马都想获得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其中黄渤就给他老大支招:“咱就拿着锤子咣给他砸开了,拿了就跑,就让警铃响着,他们谁能追上?”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短期内确实会有非常大的收获,但长期呢?

  接下来,便是盗贼的东躲西藏和警方的全力搜捕,面对“天罗地网”他们又能躲多久?到时候不但翡翠会得而复失,而且还要面临法律的制裁......长期价值不是严重受损了吗?

  说回到“陈官庄战役”,这里倒是可以短期内结束战斗,但不要忘了战例中的数字:杜聿明集团有30万部队,被围时还战力未损。

  有句话叫做“困兽之斗”,如果此时华野集中火力对他们进行密集轰炸,那么对方会豁出命来进行反击......最终华野即使获胜,也会出现大量伤亡!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事实上,中央军委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如果现在就向杜聿明发起总攻,估计华野至少要付出四五万的代价。在胜券在握的前提下,牺牲如此之多的生命显然不是大家所要的。

  怎么办呢?那就变“短期”为“长期”,不断消耗对手。

  打仗是个很烧钱的事儿,短期拼的是刀枪,长期拼的是消耗。如果其中一方被长期消耗,没有及时补给,那么再精良的部队也会不战而溃!

  为了减少我方的伤亡,毛主席决定变“短期”为“长期”,于是提出了一个设想——围而不打!

  只要华野的后勤补给撑得住,那么就可以长期围住杜聿明集团。在详细征询了淮海总前委的意见之后,中央军委预估“围而不打”的战略构想是可以实施的。

  从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华野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采用“边围困边修整”的策略,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从精神上瓦解被围的杜聿明集团。

  杜聿明集团一方,粮食、弹药,全靠蒋介石空投补给,却被外围的华野部队大量拦截,即使有为数不多的空投落在阵地上,也会因为争抢物资而引发内部火并。

  逐渐的,很多部队开始缺少食物,不得不杀马充饥,甚至于扒坟劈棺焚烧取暖,再加上时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整支部队在饥饿和寒冷中战斗力持续被削弱。

  反观华野,“后勤供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怎么办呢?

  此时,华北解放区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民群众出现了,他们自发使用自己家的小推车,帮助华野向前线运送粮食、棉被物资,甚至是帮助华野运输武器和弹药,因此出现了浩浩荡荡的“小推车大军”。

  “陈官庄战役”后期,华野战士每天都吃得饱肚子,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对“竞争”的认知从“方法”上升到“布局”时,就会着眼于长期和全局,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价值。

  当然,“陈官庄战役”的精彩还远不及于此,毛主席的智慧还未完全显现。

  到底还有什么玄机呢?请接着往下看。

  4

  竞争的第三重境界--融合

  与之前的“方法”和“布局”不同,“融合”对于“竞争”的认知又提升了一个维度。

  在前两者的思维中,竞争的胜利必须要以“搞定”、“消灭”对方的方式来实现;而在“融合”的思维中,竞争的胜利还能以“转化”、“化敌为友”的方式来实现。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就提到过“对立统一规律”,“敌方”和“己方”这一对矛盾也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情况下“敌方”也是可以转化为“己方”的。

  “融合”背后的智慧,就是将“对立”的关系转化为“统一”的关系,站在最广大人群的立场上,追求更多人群的利益,让更多人一起拿到更多!

  毛主席还有一句名言:“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那么,怎么“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呢?除了在肉体上消灭之外,还可以进行转化,将“敌人”转化为“朋友”。

  在围困中,华野一方供给充足,杜聿明集团一方缺衣少粮,时间拖得越长,实力差距越大!从“消耗”的角度来看,此时战争的结局一目了然!

  接下来呢?继续长期围困住杜聿明集团,待他们奄奄一息时再全部歼灭吗?

  这样的战法,在历史上也先例。

  在“长平之战”中,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率领45万赵军冒进,却被白起率领的秦军重重围困,并被切断梁道。

  此时,白起为了减少秦军伤亡,同样对赵军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

  赵军主力在没有任何后勤供给的情况下,被硬生生围困了46天。在主帅赵括阵亡后,40多万赵军向秦军投降。

  结果......投降之后的赵军并未得到善待,除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之外,其余被白起下令全部坑杀!

  难道,时隔2000多年后,如此残忍的做法会再次在“陈官庄战役”中上演吗?

  当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毛主席认为:大家都是中国人,若能多活一个,为什么不多活一个呢?

  国民党底层的官兵大都是来自老百姓,起初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参军。共产党的初心,不正是让更多老百姓们吃饱饭,带领广大群众有田分、有地种吗?

  既然如此,我们便可以实现“融合”!

  将“敌人”转化为“朋友”,让我方的纲领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的立场与我方一致!

  只要国民党官兵们诚意投降,并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相信他们会转换态度,归顺我方的。

  1948年12月17日 毛主席写下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规劝杜聿明等人“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别再作无谓的牺牲了”。

  对于国民党的官兵来说,如果选择战斗,则必死无疑;如果选择投降,共产党还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20多天的饥饿和绝望中,被围的水泄不通的杜聿明集团开始自乱阵脚,内部军心涣散,陆续投降的国民党军官兵达1.4万余人。

  待“陈官庄战役”胜利结束时,共俘虏17.7万人,投诚2.4万人。

  请注意数字:相比较毙伤6万余人而言,俘虏和投诚的人数更多,这与毛主席向华野传达的指示息息相关。

  随后,被俘和投诚的绝大多数官兵经过了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并在之后的国家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当时的指挥官杜聿明,在被俘后也归顺于共产党。

  建国后,杜聿明曾任中国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杜聿明曾写信给周总理,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戴心情,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竭尽努力。

  至此,“陈官庄战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

  “陈官庄战役”胜利后,“淮海战役”至此收官。陈毅元帅无比感慨的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几十万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若没有如此之多的人民群众小推车提供给养,那么“陈官庄战役”中,华野到底能不能持续围困住杜聿明集团?这真的很难说!

  对此,《亮剑》中的两个镜头也是发人深思的。

  第一个镜头,便是常乃超的反思。

  常乃超是国军暂编第7师少将师长,在“淮海战役”中被李云龙俘获,之后归顺于共产党,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军事教员。

  即使是战败了,常乃超也一直认为国民党内部有非常多优秀的军事将领,更不否认一些作战方案的正确性。

  在南京军事学院教学期间,他有一次与李云龙回顾“淮海战役”时说:“你们说是有60万部队,可有百万的民众为你们运给养,国民党并不完全是败在军事上的呀!”

  既然不完全是军事问题,那是什么问题?接下来楚云飞也进行了反思。

  镜头中,楚云飞坐在病床上,听到军官们关于徐蚌会战(国民党称“淮海战役”为“徐蚌会战”)的战场报告。大家都奇怪,为什么国民党八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瞬间灰飞烟灭?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越打人越多?

  最后,楚云飞得出结论:“这不是军事问题,是政治问题!”

  无论是常乃超还是楚云飞,都认为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并不是军事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咱们有必要挖一挖!

  从“竞争”的第一重境界“方法”和第二重境界“布局”的层面来看,国共两党双方都有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都能制定出长期和全局的作战方案,影响双方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在这两个层面。

  那么,两党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只能从“融合”的层面找答案。

  在这里,我们需要问两个问题:“陈官庄战役”之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当地百姓,靠小推车为华野运送物资呢?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国民党基层官兵,选择投诚于共产党呢?

  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民心

  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立场,自然能够融合最广大的民心。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要探寻影响“陈官庄战役”结局的根本性原因,表面来看是双方的战术、武器之类的因素,深入来看却是民心所向。

  一方面,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民群众为华野运输物资;另一方面,国民党内军心涣散,基层官兵不断的归顺于共产党。在“民心所向”的形势中,在此消彼长的局势里,孰胜孰败不是一目了然吗?

  如今,当我们走进“陈官庄战役纪念馆”时,可以看见门口处屹立着淮海总前委的青铜群雕,雕像的下面刻着“走向胜利”四个字。

  当共产党融合了最广大人群的利益时,当百万群众都站在了共产党一方时,胜利不属于这样的组织,又会属于谁呢?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