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所谓奥密克戎重症率0.065%,只是针对“相对健康

原创版权 大白话时事公众号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我们防疫到现在,大家都很不容易。一定不能前功尽弃。

  最近大家想必有看到一份关于奥密克戎重症率的研究。

  这个也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媒体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采取的标题大都是下面这样的造型。

  好家伙,这个标题一看就挺让人“震惊”的,像“非高危组重症率为0,总体重症率为0.065%”,都很吸引人眼球。

  不出意外的,我发现很多只看标题,不看全文内容的人,就开始在各种带节奏,说这个万分之6.5的重症率,还没有流感死亡率高,还防啥防。

  但我一看这个标题,就感觉不太对劲。

  从公开已知的数据,上海这轮疫情累计感染人数是达到64万人,总死亡人数是588人,按照这个数据算,整体死亡率是千分之0.91,也就是0.091%。

  也就是说,上海这轮疫情整体死亡率,竟然比这个研究的重症率0.065%还要高?

  这显然不太正常。

  本着好奇心,我点开这篇报道,看正文内容。

  开头3段,主要先说一下,这个研究是哪个权威专家搞的,然后都先提了句“首次揭示了非高危组奥密克戎患者重症率为零。”

  这个“首次”就搞得这项研究开创了什么新发现一样。

  然后才又提了下,“具体来看,这项多中心临床随访研究纳入了今年3月22日至5月3日期间的33816名早期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最后有22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高危组重症率为0.238%,非高危组重症率为0%。

  这就占了这篇报道前3段的内容,有的人可能没有看完全文的习惯,估计看到这就不看了。

  但往下看,才是关键。

  报道开始说,“需要强调的是,这项研究纳入的所有感染者均为无基础疾病、或虽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的新冠患者。”

  “该研究的重症率仅能代表相对健康或一般情况较好的奥密克戎感染者,这部分人群的总体重症率较低。”研究作者写道。

  看到这里,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项针对“相对健康”人群的奥密克戎感染者研究。

  这个研究的纳入感染者都是没有基础疾病或者是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而且初始表现均没有重症的患者。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该研究对研究对象并不是“随机挑选”,而是经过“精心挑选”,把初始有重症的都剔除,有比较严重基础疾病的都剔除,只留下健康情况比较良好的感染者,来进行这个重症研究。

  然后一堆媒体就开始报道奥密克戎重症率有多低,让一些不看全文的读者,误以为奥密克戎重症率真的就这么低。

  当然,你也不能说,这项研究有啥问题,研究者就算搞样本筛选,来获得符合研究者预期的数据,那也是研究者的自由。

  而且客观来说,研究者在报告里也是强调了,这项研究的重症率,仅能代表相对健康人群的重症率情况。

  只不过,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标题基本不把研究者强调的这个大前提,给标注清楚。

  如果是我写这件事情的标题,我会写《奥密克戎在相对健康感染者的重症率为0.065%》

  这项研究的挑选对象是经过筛选,并不是随机挑选,而是有一个特定的筛选范围,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前提的重要信息,我没看到有几家媒体报道的时候,在标题写进去。

  这其实是很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误以为奥密克戎针对所有人群的整体重症率就是这么低。

  这显然是有一些问题的。

  这年头,很多人习惯看一个标题,正文有的也只看一个开头,所以这类标题党横行的情况下,是很容易误导读者。

  而且,新冠病毒流行两年多,我们不搞研究也都知道,新冠病毒对年轻人和健康人群的危害性是比较低的,新冠病毒主要死亡人群是有基础慢性病的老年人。

  而这项研究,也只能得出一个奥密克戎对“相对健康”人群的危害性比较低,对健康年轻人的危害性更低,这么一个大家都能知道的结论。

  我是不太清楚,为啥研究者要专门研究这么一个特定方向的研究,而不是从普遍范围内去研究奥密克戎的整体危害性。

  有这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研究一下奥密克戎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还更有指导意义。

  既然是一个特定方向的研究,对奥密克戎整体危害性的结论,该研究就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上海本轮疫情接近千分之一,而全世界范围内,奥密克戎的平均死亡率大约在千分之2~千分之3。

  本轮上海疫情的整体死亡率比全世界平均死亡率要低不少。

  如果相关数据是完全真实的,这个我认为是建立在上海有我们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并且在我们仍然采取隔离防控的情况下,可以对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这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死亡率。

  如果不能通过隔离,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个整体死亡率肯定会上升的。

  这个正好最近我们对岸的疫情比较严重,可以作为我们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今天对岸报告新增35596例本地病例,新增中重症295例,其中144人死亡,动态死亡率是千分之4。

  我统计了下过去7天对岸的疫情情况,简单整理一个动态死亡率的表格。

  从上图可以看到,过去7天,对岸平均每天新增确诊5.6万人,平均每天新增死亡140人,平均动态死亡率是0.25%。

  这个符合我上面提到的,全世界奥密克戎平均死亡率0.2%~0.3%的这个范围。

  所以,上海的近0.1%的奥密克戎整体死亡率,是建立在上海医疗资源丰富,且本轮疫情是全国集中援助上海,通过早发现早治疗的情况下,才取得的低死亡率,并不具备能推广到全国的普适性。

  如果我们放开疫情防控,我们大部分地方、县市、乃至农村,都没有上海的医疗资源,这个死亡率是肯定会大幅度上升的。

  如果按照0.3%的死亡率去计算,假设1亿人感染,就会有30万人死亡。

  我们还可以用对岸做一个对比。

  对岸当前平均每天新增死亡人数140人。

  对岸人口是2400万人,如果放大到14亿人,意味着我们如果全国整体疫情都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平均每天会新增约8000人的死亡人数。

  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来的数字。

  我们不能因为死亡的大都是老年人,就在还有得选择的情况下,去主动躺平。

  国外那些选择躺平的国家,哪个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进行防控,在没得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被动躺平。

  上海这轮疫情,好不容易才看到曙光,开始只出现零星病例,民众的生活也开始陆陆续续回归正常。

  在这样节骨眼,我们可千万不要又因为某些人思想麻痹大意,导致疫情死灰复燃,又卷土重来。

  那样只会对我们所有人都不好。

  像对岸现在这样,每天新增5万人感染,每天新增140人死亡,这种与病毒共存的模式,是我们是想要的吗?

  一些已经躺平的国家,是已经付出躺平的代价,民众经受了来回几轮反复的重复感染后,已经是筛选过好几波疫情,剩下的人大都是身体相对比较健康,对奥密克戎也有比较大抵抗力的情况下,死亡率才会更进一步降低。

  就好比今天文章提到的那项研究,把纳入对象来回筛选后,只留下相对健康的人群,那么重症率和死亡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但这有意义吗?

  我们是还没有付出躺平代价的国家。

  如果我们要躺平,按照我们14亿人口,只要有一半的人感染,按照千分之3的死亡率,就是210万人死亡,这个躺平的代价,谁能承受?

  所以,除非奥密克戎能进一步变异,能变得更加无害,或者出现更有效的疫苗,不然现阶段确实仍然不能躺平。

  根据对岸的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统计,今年截至6月9日,对岸累计2944例染疫死亡病例,其中41%从发病到死亡不到3天,26%介于4天到7天,33%超过7天。

  从这个情况看,奥密克戎一旦在老年人群体里发病,这个病情恶化的速度是很快的,跟温和无害完全没啥关系。

  而且像对岸这样躺平的,现在因为疫情失控,也是怨声载道。

  假如我们放开疫情防控,每天新增几千人死亡,我是很难想象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情况,想想就不寒而栗。

  而且现在躺平的国家,经济普遍也都不好。

  美国6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3.3,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市场预期是5.5,结果实际是负的3.3,美国当前制造业情况也是相当不好。

  这个主要是现在全球经济大周期都不好,但也说明并不是躺平了经济就一定能变好。

  按照我们的情况,特别是我们还没有付出过躺平的代价,而欧美或者东南亚,都已经付出过躺平的代价。

  他们去年付出躺平代价的时候,除了死了很多人,经济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所以,我们现阶段如果放开,经济只会更差,不会更好。

  当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把疫情及时掐灭在摇篮里,从近期不同地方的疫情对比看,越是能及早控制住疫情的,对经济损害最小。疫情一旦大规模扩散,不但控制住的难度倍增,而且对经济的损害也是几何增加。

  近一段时间,我们全国整体疫情有所好转,经济活动也在慢慢恢复正常,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各地方一定不要麻痹大意,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同时,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民众的生活影响,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优化的。

  并且最关键的是,地方不能滥用防疫的权利到不相关的事情上,这是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的。

  我们防疫到现在,大家都很不容易。

  一定不能前功尽弃。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