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控萤幕
触控萤幕(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萤幕上的图形按钮时,萤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藉由液晶显示画面製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控萤幕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互动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互动设备。主要套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触控萤幕
- 外文名:touch screen
- 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
- 所属领域:IT
- 技术原理:是一套透明的绝对定位系统
- 用途:广泛
主要特性
触控萤幕的第一个特性:
透明,它直接影响到触控萤幕的视觉效果。透明有透明的程度问题,红外线技术触控萤幕和表面声波触控萤幕只隔了一层纯玻璃,透明可算佼佼者,其它触控萤幕这点就要好好推敲一番,“透明”,在触控萤幕行业里,只是个非常泛泛的概念,很多触控萤幕是多层的複合薄膜,仅用透明一点来概括它的视觉效果是不够的,它应该至少包括四个特性:透明度、色彩失真度、反光性和清晰度,还能再分,比如反光程度包括镜面反光程度和衍射反光程度,只不过触控萤幕表面衍射反光还没到达CD 盘的程度,对用户而言,这四个度量已经基本够了。
由于透光性与波长曲线图的存在,通过触控萤幕看到的图象不可避免的与原图象产生了色彩失真,静态的图象感觉还只是色彩的失真,动态的多媒体图象感觉就不是很舒服了,色彩失真度也就是图中的最大色彩失真度自然是越小越好。平常所说的透明度也只能是图中的平均透明度,当然是越高越好。
反光性,主要是指由于镜面反射造成图像上重叠身后的光影,如人影、窗户、灯光等。反光是触控萤幕带来的负面效果,越小越好,它影响用户的浏览速度,严重时甚至无法辨认图像字元,反光性强的触控萤幕使用环境受到限制,现场的灯光布置也被迫需要调整。大多数存在反光问题的触控萤幕都提供另外一种经过表面处理的型号:磨砂面触控萤幕,也叫防眩型,价格略高一些,防眩型反光性明显下降,适用于採光非常充足的大厅或展览场所,不过,防眩型的透光性和清晰度也随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清晰度,有些触控萤幕加装之后,字迹模糊,图像细节模糊,整个萤幕显得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这就是清晰度太差。清晰度的问题主要是多层薄膜结构的触控萤幕,由于薄膜层之间光反覆与反射折射而造成的,此外防眩型触控萤幕由于表面磨砂也造成清晰度下降。清晰度不好,眼睛容易疲劳,对眼睛也有一定伤害,选购触控萤幕时要注意判别。
触控萤幕的第二个特性:
触控萤幕是绝对坐标系统,要选哪就直接点那,与滑鼠这类相对定位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一次到位的直观性。绝对坐标系的特点是每一次定位坐标与上一次定位坐标没有关係,触控萤幕在物理上是一套独立的坐标定位系统,每次触摸的数据通过校準数据转为萤幕上的坐标,这样,就要求触控萤幕这套坐标不管在什幺情况下,同一点的输出数据是稳定的,如果不稳定,那幺这触控萤幕就不能保证绝对坐标定位,点不準,这就是触控萤幕最怕的问题:漂移。技术原理上凡是不能保证同一点触摸每一次採样数据相同的触控萤幕,都有漂移这个问题,目前有漂移现象的只有电容触控萤幕。
触控萤幕的第三个特性:
检测触摸并定位,各种触控萤幕技术都是依靠各自的感测器来工作的,甚至有的触控萤幕本身就是一套感测器。各自的定位原理和各自所用的感测器决定了触控萤幕的反应速度、可靠性、稳定性和寿命。
异同点
触控萤幕界面和一般界面的相同之处
除了触控萤幕界面外,其它的用户界面包括网页界面、软体界面,游戏界面和手机界面等。触控萤幕界面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最基本一点,他们都是互动式系统,都属于软体设计範畴而不是物理设计範畴。其次,无论是触控萤幕界面还是网页界面等,它们都是属于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图形用户界面所共有的属性,比如视窗、图示、选单、指点设备。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以上这些组成元素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再次,触控萤幕界面和其它界面设计在色彩心理学和平面设计学这两方面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是相同的。
最后一点,触控萤幕界面和其它界面的设计理念是一致的,就是“以人为本”,让用户在首次接触了这个界面后就觉得一目了然,不需要多少培训就可以方便地上手使用,从而使用户第一次操作就获得快乐感受。
触控萤幕界面和一般界面的不同之处
除了触控萤幕界面外,其它的用户界面包括网页界面、软体界面,游戏界面和手机界面等好多种。其中网页界面和手机界面可以说是两个典型的代表。要叙述触控萤幕界面和其它用户界面之间的不同点,就要分别和两个典型的界面代表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网页界面和触控萤幕界面:首先体现在用户导航方面。在网页上,用户从根本上控制了他自己使用网页的行为。用户可以抄小路而不受设计人员的任何影响:比如,用户可以从搜寻引擎直接进入网站内部,而不必经过首页,用户在不同的网站之间,不同的设计之间跑来跑去,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大体上说,设计人员必须放弃对网页界面的完全控制,让用户和他们的客户端来决定一部分。 在触控萤幕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控制用户什幺时候可以去哪儿。你不想让某个选单项工作,你可以让他变灰。可以扔出一个对话框中止计算机的运行,直到用户回答了你的问题。其次在设备显示方面。在网站方面,用户可能通过一台传统的计算机访问网站,也可能是用笔点击的手持式设备,任何一个网站设计在不同的设备上看起来都大不一样。而在触控萤幕设计里,你能够控制每一个像素,你製作一个对话框的时候,你可以确定它在用户萤幕上的真实尺寸,你知道最终的显示器尺寸有多大。再次,在指点设备方面。传统的网页界面上,用户是通过滑鼠箭头来完成操作的,而在触控萤幕界面上,指点设备不再是滑鼠箭头而是人的手指,这样势必在按钮方面产生变化。最后,是使用环境的不同。触控萤幕幕的使用大多在室外,例如娱乐场所点歌点菜系统、业务查询机、自动售票机等,而网页的浏览使用大多在室内进行(除了偶尔用手提电脑在公共场所无线上网)。
手机界面和触控萤幕界面:在手机界面上,虽然界面的最终显示设备多种多样,但是在尺寸上都大同小异,即不会超过一个成人的手掌大小。于是就决定了在如此範围内,安排多少信息、字型大小如何等相关问题。在触控萤幕界面上,最终显示屏的尺寸同样固定可以预知,不过尺寸一般大于手机萤幕,并且对于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操作,显示萤幕的大小会相差很多,于是在布局,导航,文字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在指点设备方面,手机界面一般运用文本型标示或光亮显示或笔点等,而触控萤幕界面的指点设备就是人们的手指,于是在所需要的按钮大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套用
从技术原理角度来讲,触控萤幕是一套透明的绝对坐标定位系统,首先它必须保证是透明的,因此它必须通过材料科技来解决透明问题,像数位化仪、写字板、电梯开关,它们都不是触控萤幕;其次它是绝对坐标,手指摸哪就是哪,不需要第二个动作,不像滑鼠,是相对定位的一套系统,我们可以注意到,触控萤幕软体都不需要游标,有游标反倒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因为游标是给相对定位的设备用的,相对定位的设备要移动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知道身在何处,往哪个方向去,每时每刻还需要不停的给用户反馈当前的位置才不至于出现偏差。这些对採取绝对坐标定位的触控萤幕来说都不需要;再其次就是能检测手指的触摸动作并且判断手指位置,各类触控萤幕技术就是围绕“检测手指触摸”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设备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触控萤幕,因为触控萤幕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而且触控萤幕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利用这种技术,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从而使人机互动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
透明触控萤幕

触控萤幕在我国的套用範围非常广阔,主要是公共信息的查询;如电信局、税务局、银行、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城市街头的信息查询;此外套用于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将来,触控萤幕还要走入家庭。
随着使用电脑作为信息来源的与日俱增,触控萤幕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得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的感到使用触控萤幕的确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触控萤幕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新的多媒体设备还没有为许多人接触和了解,包括一些正打算使用触控萤幕的系统设计师,还都把触控萤幕当作可有可无的设备,从已开发国家触控萤幕的普及历程和我国多媒体信息业正处在的阶段来看,这种观念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触控萤幕是一个使多媒体信息或控制改头换面的设备,它赋予多媒体系统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互动设备。已开发国家的系统设计师们和我国率先使用触控萤幕的系统设计师们已经清楚的知道,触控萤幕对于各种套用领域的电脑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极大的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即使是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也照样能够信手拈来,使计算机展现出更大的魅力。解决了公共信息市场上计算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声波触控萤幕

主要类型
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控萤幕,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矢量压力感测技术触控萤幕、电阻技术触控萤幕、电容技术触控萤幕、红外线技术触控萤幕、表面声波技术触控萤幕。其中矢量压力感测技术触控萤幕已退出历史舞台;红外线技术触控萤幕价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曲面情况下失真;电容技术触控萤幕设计构思合理,但其图像失真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电阻技术触控萤幕的定位準确,但其价格颇高,且怕刮易损;表面声波触控萤幕解决了以往触控萤幕的各种缺陷,清晰不容易被损坏,适于各种场合,缺点是萤幕表面如果有水滴和尘土会使触控萤幕变得迟钝,甚至不工作。
按照触控萤幕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把触控萤幕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每一类触控萤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要了解哪种触控萤幕适用于哪种场合,关键就在于要懂得每一类触控萤幕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下面对上述的各种类型的触控萤幕进行简要介绍一下:
四线电阻屏
四线电阻技术的两层透明金属层工作时每层均採用5V恆定电压:一个竖直方向,一个水平方向。总共需四根电缆。特点:高解析度,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处理,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具有光面及雾面处理。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线电阻屏
五线电阻技术触控萤幕的基层把两个方向的电压场通过精密电阻网路加在玻璃的导电工作面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层镍金导电层只仅仅用来当作纯导体,有触摸后分时检测内层ITO接触点X轴和Y轴电压值的方法测得触摸点的位置。五线电阻触控萤幕内层ITO需四条引线,外层只作导体仅仅一条,触控萤幕的引出线共有5条。
特点:解析度高,高速传输反应。表面硬度高,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同点接触3000万次尚可使用。导电玻璃为基材的介质,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五线电阻触控萤幕有高价位和对环境要求高的缺点。
电阻式触控萤幕
这种触控萤幕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电阻触控萤幕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複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胶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胶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当手指触控萤幕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控萤幕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滑鼠的方式运作。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控萤幕的最基本的原理。所以电阻触控萤幕可用较硬物体操作。 电阻类触控萤幕的关键在于材料科技,常用的透明导电涂层材料有:
触控萤幕

ITO,氧化铟,透光率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到80%。ITO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控萤幕及电容技术触控萤幕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实际上电阻和电容技术触控萤幕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
镍金涂层,五线电阻触控萤幕的外层导电层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镍金涂层材料,外导电层由于频繁触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镍金材料,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工艺成本较为高昂。镍金导电层虽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导体,不适合作为电阻触控萤幕的工作面,因为它导电率高,而且金属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匀,不宜作电压分布层,只能作为探层。
电阻屏的局限
不管是四线电阻触控萤幕还是五线电阻触控萤幕,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及办公室内有限人的使用。电阻触控萤幕共同的缺点是因为複合薄膜的外层採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控萤幕而导致报废。不过,在限度之内,划伤只会伤及外导电层,外导电层的划伤对于五线电阻触控萤幕来说没有关係,而对四线电阻触控萤幕来说是致命的。
性能特点
1、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水汽和油污;
2、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这是它们比较大的优势;
3、电阻触控萤幕的精度只取决于A/D转换的精度,因此都能轻鬆达到4096*4096·比较而言,五线电阻比四线电阻在保证解析度精度上还要优越,但是成本代价大,因此售价非常高。
电容式触控萤幕
1、电容技术触控萤幕
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控萤幕是一块四层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硅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禁止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萤幕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别触控萤幕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2、电容触控萤幕的缺陷
电容触控萤幕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複合触控萤幕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元的模糊。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并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係数有关。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确。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控萤幕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控萤幕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会引起漂移,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控萤幕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係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係,电容触控萤幕採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複杂。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準。电容触控萤幕最外面的硅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图书馆触控萤幕1

压电式触控萤幕
电阻式设计简单,成本低,但电阻式触控较受制于其物理局限性,如透光率较低,高线数的大侦测面积造成处理器负担,其套用特性使之易老化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电容式触控支持多点触控功能,拥有更高的透光率、更低的整体功耗,其接触面硬度高,无需按压,使用寿命较长,但精準度不足,不支持手写笔操控。于是衍生了压电式触控萤幕。
压电式触控技术介于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控技术之间。压电式感测器的触控萤幕同电容式触控屏一样支持多点触控,而且支持任何物体触控,不像电容屏只支持类皮肤的材质触控。这样,压电式触控萤幕可以同时具有电容萤幕的多点触控触感,又具有电阻屏的精準。
压电式触控在耗电特性上更接近电容式触控特性,即没有触摸的动作,就不产生耗电,而电阻式则时刻产生耗电。在接口支持上,压电式触控也同样支持串口、I2C和USB接口。从工艺成本上看,电阻式触控制程转到压电式触控制程需要变更生产线设备,而同电容式的ITO和掩模结合的製程相比,压电式触控制程成本约在其80-90%之间。
压电触控萤幕的工作原理相当于TFT,製造工艺部分像电容式触控萤幕,物理结构又像电阻式触控萤幕,是三种成熟技术的揉和。所以採用新技术的压电式触控萤幕集合併增强了电阻式和电容式的优点,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压电触控萤幕一般为硬塑胶平板(或有机玻璃)底材多层複合膜,硬塑胶平板(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胶层,它的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屏体的透光度略低于玻璃。
压电式触控萤幕的代表作是智器Ten(即T10),压电式IPS硬屏,近乎达到了iPad同级的显示效果和触控体验,同时成本更低,表现非常不错。
红外线式触控萤幕
早期观念上,红外触控萤幕存在解析度低、触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环境干扰而误动作等技术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过市场。此后第二代红外屏部分解决了抗光干扰的问题,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稳定性能上亦有所改进,但都没有在关键指标或综合性能上有质的飞跃。但是,了解触控萤幕技术的人都知道,红外触控萤幕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红外线技术是触控萤幕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採用声学和其它材料学技术的触屏都有其难以逾越的屏障,如单一感测器的受损、老化,触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坏性使用,维护繁杂等等问题。红外线触控萤幕只要真正实现了高稳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将替代其它技术产品而成为触控萤幕市场主流。
过去的红外触控萤幕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红外对管数目决定,因此解析度较低,市场上主要国内产品为32x32、40X32,另外还有说红外屏对光照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在光照变化较大时会误判甚至当机。这些正是国外非红外触控萤幕的国内代理商销售宣传的红外屏的弱点。而最新的技术第五代红外屏的解析度取决于红外对管数目、扫描频率以及差值算法,解析度已经达到了1000X720,至于说红外屏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从第二代红外触控萤幕开始,就已经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扰这个弱点。
第五代红外线触控萤幕是全新一代的智慧型技术产品,它实现了1000*720高解析度、多层次自调节和自恢复的硬体适应能力和高度智慧型化的判别识别,可长时间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任意使用。并且可针对用户定製扩充功能,如网路控制、声感应、人体接近感应、用户软体加密保护、红外数据传输等。原来媒体宣传的红外触控萤幕另外一个主要缺点是抗暴性差,其实红外屏完全可以选用任何客户认为满意的防暴玻璃而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响使用性能,这是其他的触控萤幕所无法效仿的。
表面声波触控萤幕
1、表面声波
表面声波,超音波的一种,在介质(例如玻璃或金属等刚性材料)表面浅层传播的机械能量波。通过楔形三角基座(根据表面波的波长严格设计),可以做到定向、小角度的表面声波能量发射。表面声波性能稳定、易于分析,并且在横波传递过程中具有非常尖锐的频率特性,2013年间在无损探伤、造影和退波器方向上套用发展很快,表面声波相关的理论研究、半导体材料、声导材料、检测技术等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表面声波触控萤幕的触控萤幕部分可以是一块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装在CRT、LED、LCD或是等离子显示器萤幕的前面。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超音波发射换能器,右上角则固定了两个相应的超音波接收换能器。玻璃屏的四个周边则刻有45°角由疏到密间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条纹。
图书馆触控萤幕2

2、表面声波触控萤幕工作原理
以右下角的X-轴发射换能器为例:发射换能器把控制器通过触控萤幕电缆送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波能量向左方表面传递,然后由玻璃板下边的一组精密反射条纹把声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匀面传递,声波能量经过屏体表面,再由上边的反射条纹聚成向右的线传播给X-轴的接收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将返回的表面声波能量变为电信号。
当发射换能器发射一个窄脉冲后,声波能量历经不同途逕到达接收换能器,走最右边的最早到达,走最左边的最晚到达,早到达的和晚到达的这些声波能量叠加成一个较宽的波形信号,不难看出,接收信号集合了所有在X轴方向历经长短不同路径回归的声波能量,它们在Y轴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轴上,最远的比最近的多走了两倍X轴最大距离。因此这个波形信号的时间轴反映各原始波形叠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轴坐标。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波形在没有触摸的时候,接收信号的波形与参照波形完全一样。当手指或其它能够吸收或阻挡声波能量的物体触控萤幕幕时,X轴途经手指部位向上走的声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应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时刻位置上波形有一个衰减缺口。接收波形对应手指挡住部位信号衰减了一个缺口,计算缺口位置即得触摸坐标 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号的衰减并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标。之后Y轴採用同样的过程判定出触摸点的Y坐标。除了一般触控萤幕都能回响的X、Y坐标外,表面声波触控萤幕还回响第三轴Z轴坐标,也就是能感知用户触摸压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号衰减处的衰减量计算得到。三轴一旦确定,控制器就把它们传给主机。
3、表面声波触控萤幕特点
清晰度较高,透光率好。高度耐久,抗刮伤性良好(相对于电阻、电容等有表面度膜)。反应灵敏。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解析度高,寿命长(维护良好情况下5000万次);透光率高(92%),能保持清晰透亮的图像质量;没有漂移,只需安装时一次校正;有第三轴(即压力轴)回响,在公共场所使用较多。表面声波屏需要经常维护,因为灰尘,油污甚至饮料的液体沾污在屏的表面,都会阻塞触控萤幕表面的导波槽,使波不能正常发射,或使波形改变而控制器无法正常识别,从而影响触控萤幕的正常使用,用户需严格注意环境卫生。必须经常擦抹屏的表面以保持屏面的光洁,并定期作一次全面彻底擦除。
触控萤幕实物图

4.表面声波触控萤幕问题解答
(1)表面声波屏触摸不準 ·
请运行触控萤幕校準程式.(开始--设定--控制台--声波屏图示---Calibrate按钮)。
· 如果是新购进的触屏,请试着将驱动删掉,然后将主机断电5秒钟开机重新装驱动。
· 如果上面的办法不行,则可能是声波屏在运输过程中的反射条纹受到轻微破坏,无法完全修复。
· 如果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準,则可能是屏四周的反射条纹或换能器上面被灰尘覆盖,如果使用的是LT系列机型,需打开机柜后显示器后面的门,将固定显示器的左右四个螺母及向前顶显示器的螺栓鬆开,看前面显示屏与机柜前面板间隙足够即可,或将显示器拆下来放在泡沫或软垫子处,然后用软布喷上电脑清洗剂擦拭屏四周。
· 触控萤幕表面有水滴或其它软的东西粘在表面,触控萤幕误判有手触摸造成表面声波屏不準,将其擦拭即可。
(2)表面声波屏不能校準
· 如果您使用的是品牌机,有些品牌机内可预装MOUSE驱动,会与触控萤幕驱动有冲突,将其卸载掉即可。
· 有可能是在主机启动装载触控萤幕驱动程式之前,触控萤幕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号,请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準。
· 可能是触控萤幕驱动安装异常,请删掉驱动重新安装(控制台/添加删除程式)。
· 有可能是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四周的反射条纹上面被大量的灰尘覆盖导致不能进行校準或触控萤幕位置不準确,需要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或将显示器部件拆下交予经销商清洗屏体。
(3)表面声波屏触摸无回响
· 可能是触控萤幕的连线中,其中一个连线主机键盘口的连线(从键盘口取5伏触控萤幕工作电压)没有连线,请检查连线。
· 可能是触控萤幕的驱动程式安装过程中所选择的串口号和触控萤幕实际连线的的串口号没有对应起来,请卸载驱动重新安装。
· 可能是主机为国产原装机,所装的作业系统为OEM版本,被厂家调整过,造成串口通讯的非标準性,与触控萤幕驱动不兼容,如果可行 请格式化硬碟,安装系统后驱动触控萤幕。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驱动程式版本过低,请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式。
· 主机中是否有设备与串口资源冲突检查各硬体设备并调整.例如某些网卡安装后默认的IRQ为3,与COM2的IRQ冲突,此时应将网卡的IRQ改用空闲未用的IRQ
· 如果是新购进的触屏,请试着将驱动删掉,然后将主机断电5秒钟开机重新装驱动。
· 如果上面的办法不行,则可能是声波屏在运输过程中的反射条纹受到轻微破坏,无法完全修复。
· 如果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準,则可能是屏四周的反射条纹或换能器上面被灰尘覆盖,如果使用的是LT系列机型,需打开机柜后显示器后面的门,将固定显示器的左右四个螺母及向前顶显示器的螺栓鬆开,看前面显示屏与机柜前面板间隙足够即可,或将显示器拆下来放在泡沫或软垫子处,然后用软布喷上电脑清洗剂擦拭屏四周。
· 触控萤幕表面有水滴或其它软的东西粘在表面,触控萤幕误判有手触摸造成表面声波屏不準,将其擦拭即可。
(2)表面声波屏不能校準
· 如果您使用的是品牌机,有些品牌机内可预装MOUSE驱动,会与触控萤幕驱动有冲突,将其卸载掉即可。
· 有可能是在主机启动装载触控萤幕驱动程式之前,触控萤幕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号,请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準。
· 可能是触控萤幕驱动安装异常,请删掉驱动重新安装(控制台/添加删除程式)。
· 有可能是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四周的反射条纹上面被大量的灰尘覆盖导致不能进行校準或触控萤幕位置不準确,需要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或将显示器部件拆下交予经销商清洗屏体。
(3)表面声波屏触摸无回响
· 可能是触控萤幕的连线中,其中一个连线主机键盘口的连线(从键盘口取5伏触控萤幕工作电压)没有连线,请检查连线。
· 可能是触控萤幕的驱动程式安装过程中所选择的串口号和触控萤幕实际连线的的串口号没有对应起来,请卸载驱动重新安装。
· 可能是主机为国产原装机,所装的作业系统为OEM版本,被厂家调整过,造成串口通讯的非标準性,与触控萤幕驱动不兼容,如果可行 请格式化硬碟,安装系统后驱动触控萤幕。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驱动程式版本过低,请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式。
· 主机中是否有设备与串口资源冲突检查各硬体设备并调整.例如某些网卡安装后默认的IRQ为3,与COM2的IRQ冲突,此时应将网卡的IRQ改用空闲未用的IRQ
(4)表面声波屏回响时间很长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上粘有移动的水滴,触控萤幕回响水滴的操作,请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
· 有可能是主机档次太低,时钟频率过低,请更换主机。
(5)表面声波屏局部触摸无反应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覆盖,请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硬物刮掉,将无法修复。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上粘有移动的水滴,触控萤幕回响水滴的操作,请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
· 有可能是主机档次太低,时钟频率过低,请更换主机。
(5)表面声波屏局部触摸无反应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覆盖,请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
· 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硬物刮掉,将无法修复。
工作原理
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控萤幕来代替滑鼠或键盘。工作时,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控萤幕,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示或选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控萤幕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控萤幕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萤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控萤幕控制器;而触控萤幕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受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八线电阻触控萤幕

各种类型产品的工作原理:
1、表面声波屏
声波屏的三个角分别贴上着X,Y方向的发射和接收声波的换能器(换能器:由特殊陶瓷材料製成的,分为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是把控制器通过触控萤幕电缆送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波能和由反射条纹汇聚成的表面声波能变为电信号。),四个边刻着反射表面超音波的反射条纹。当手指或软性物体触控萤幕幕,部分声波能量被吸收,于是改变了接收信号,经过控制器的处理得到触摸的X,Y坐标。
2、四线电阻屏
四线电阻屏在表面保护涂层和基层之间覆着两层透明电导层ITO(ITO:氧化铟,弱导电体,特性是当厚度降到1800个埃(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透光率又上升。是所有电阻屏及电容屏的主要材料。),两层分别对应X,Y轴,它们之间用细微透明绝缘颗粒绝缘,当触摸时产生的压力使两导电层接通,由于电阻值的变化而得到触摸的X,Y坐标。
3、五线电阻屏
五线电阻屏的基层之上覆有把X,Y两方向的电压场加在同一层的透明电导层ITO,最外层镍金导电层(镍金导电层:只用来作纯导体,当触摸时,用分时检测接触点X轴和Y轴电压值的方法测得触摸点的位置。内层ITO需四条引线,外层一条,共5根引线。
4、电容屏
电容屏表面涂有透明电导层ITO,电压连线到四角,微小直流电散布在屏表面,形成均匀电场,用手触屏时,人体作为耦合电容一极,电流从屏四角汇集形成耦合电容另一极,通过控制器计算电流传到碰触位置的相对距离得到触摸的坐标 。
5、红外屏
优缺对比
四线电阻屏 | 声波屏 | 五线电阻屏 | 红外屏 | 电容屏 | |
价格(元)/片 | 低 | 中 | 较 高 | 高 | 较 高 |
寿命 | 3年 | 5年 | 3年 | 3年 | 2年 |
维护 | 免 | 2次/年 | 免 | 1次/年 | 免 |
防暴性 | 一般 | 好 | 一般 | 好 | 好 |
稳定性 | 高 | 较 高 | 高 | 高 | 一般 |
透明度 | 一般 | 好 | 好 | 好 | 一般 |
安装形式 | 内置或外挂 | 内置或外挂 | 内置或外挂 | 外挂 | 内置 |
触摸物 | 任何物体 | 手指、软胶 | 任何物体 | 截 面 | 尖锐物不可 |
输出解析度 | 4096×4096 | 4096×4096 | 4096×4096 | 977×737 | 4096×4096 |
抗强光干扰性 | 好 | 好 | 好 | 差 | 差 |
回响速度 | <10ms | <10ms | <15ms | <20ms | <15ms |
跟蹤速度 | 好 | 第二点速度慢 | 好 | 好 | 好 |
误抬笔动作 | 好 | 一 般 | 好 | 好 | 好 |
感测器损伤影响 | 较 小 | 很 大 | 较 小 | 较 小 | 较 小 |
污物影响 | 没 有 | 较 大 | 没 有 | 较 大 | 较 大 |
漂移 | 没 有 | 较 小 | 较 大 | 较 大 | 较 大 |
适用显示器 | 纯 平 | 纯 平 | 均 可 | 纯平最好 | 均 可 |
防水性 | 好 | 一般 | 好 | 一般 | 好 |
防电磁干扰 | 好 | 一般 | 好 | 好 | 一般 |
适用範围 | 室内或室外 | 室内 | 室内或室外 | 室内 | 室内或室外 |
使用操作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大家操作触控萤幕,下面是一些操作方法和技巧:
如果在中途操作电容触控萤幕时,重新改变了触控萤幕的显示器解析度或显示模式,或者是自行调整了触控萤幕控制器的刷新频率后,感觉到游标与触摸点不能对应时,都必须重新对触控萤幕系统进行校準操作。
为了保证触控萤幕系统的正常工作,除了要保证系统软体的正确安装之外,还必须记得在一台主机上不要安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触控萤幕驱动程式,这样会容易导致系统运行时发生冲突,从而使触控萤幕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不要让触控萤幕表面有水滴或其它软的东西粘在表面,否则触控萤幕很容易错误认为有手触摸造成表面声波屏不準。另外在清除触控萤幕表面上的污物时,您可以用柔软的乾布或者清洁剂小心地从萤幕中心向外擦拭,或者用一块乾的软布蘸工业酒精或玻璃清洗液清洁触控萤幕表面。如果用手或者其他触摸物来触摸表面声波触控萤幕时,触控萤幕反应很迟钝,这说明很有可能是触控萤幕系统已经陈旧,内部时钟频率太低,或者是由于触控萤幕表面有水珠在移动,要想让触控萤幕恢复快速回响,必须重新更换或者升级系统,或者用抹布擦乾触控萤幕表面的水珠。如果用户在操作触控萤幕时,触摸移动的方向是向左的,但系统的游标却向右移动,出现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控制盒与触控萤幕连线的接头接反或触控萤幕左右位置装反,用户只要将方向重新调换一下就好了。
产品安装
① 拆卸触控萤幕的目的在于使CRT的前表面完全袒露和取下触控萤幕前罩,以便安装触控萤幕。
② 拆卸触控萤幕注意事项
取出CRT时,一定不要抓拿或碰撞CRT的管颈及电子枪,因为电子枪是玻璃结构,非常容易被碰坏,所以取出CRT后必须要考虑到电子枪的安全,一般是CRT显示面朝上放置于塑胶桶中。
③ 修整触控萤幕前罩
拆下CRT和触控萤幕前罩后,试着把触控萤幕放进拆下的触控萤幕前罩,一般前罩内部设计了一些加强筋,这些加强筋主要在生产过程中脱模时有用,如果妨碍触控萤幕的放入或者觉得长期使用可能会伤及触控萤幕边上的导线,就应该用斜口钳将其削掉(削剪后最好将切口打磨圆滑,因为切口太锋利可能会伤及触控萤幕边上的导线,如空间允许,可以用泡沫双面胶贴住切口)
④ 贴上防尘条
在触控萤幕前罩内贴上防尘条有两个作用:1.防止压坏换能器。某些触控萤幕如PHILIPS前罩可视框高度不够,如果不贴防尘条装入触控萤幕会使换能器被压坏,从而导致触控萤幕无法使用,这种现象在纯平显示器上犹为突出,贴上防尘条可以为换能器垫出空间,从而解决这一问题。2.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触控萤幕条纹区。触控萤幕条纹上如果灰尘堆积太多会导致触摸反应迟钝、局部触摸失效等问题,贴上防尘条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⑤ 贴上双面胶。在显像管的可视区外贴上双面胶,待贴上触控萤幕时再将双面胶外层胶纸撕去。
⑥ 修整触控萤幕后盖。为了观察控制盒的工作状态,建议将控制盒安装在显示器的外部。但如果为了美观可以将控制盒用双面胶贴上或想办法用螺丝固定在显示器的内部,同时用斜口钳在显示器后盖削出一个可以穿过屏线或串口线的小孔(注:控制盒和出线孔的位置不固定,以不影响显示器内部空间,不影响显示器重新安装为主)。
⑦ 清洁、贴上触控萤幕。用玻璃清洁剂和麂皮彻底地清洁触控萤幕的两个表面,同时清洁触控萤幕的表面。清洁完毕后把触控萤幕认真居中对準萤幕粘上,注意在保证换能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使触控萤幕的反射条纹在显像管可视区之外,触控萤幕有三个换能器的一边朝上,并立刻用耐高温的胶带封紧四边的缝隙,以保证夹缝内不进入灰尘。
⑧ 重新安装触控萤幕。因为原来的萤幕和前罩之间增加了触控萤幕和双面胶的厚度,安装CRT时应适当增加一些橡胶垫圈。再将显像管放入前罩,接好各连线线,引出屏线或串口线,重新将显示器安装、固定。
⑨ 安装触控萤幕注意事项
● 如果将显示器前罩平放在工作檯上,再将显像管装入显示器前罩,则一定要将显示器前罩下部垫高,使触控萤幕不直接接触工作檯,因为触控萤幕表面为弧形,否则极易在安装时压碎触控萤幕!
● 橡胶垫圈高度应略微超过触控萤幕和双面胶总的高度。
● 将显像管装入显示器前罩时注意对正显像管上安装孔与触控萤幕前罩安装孔的位置,否则会造成触控萤幕图象倾斜,安装工作重新进行。
日常维护
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表面声波屏,萤幕上会由于水滴、灰尘等污染而无法正常使用,所以触控萤幕幕也同普通机器一样需要定期保养维护。并且由于触控萤幕是多种电器设备高度集成的触控一体机,所以在使用和维护时应注意以下的一些问题。
1、每天在开机之前,用乾布擦拭萤幕。
2、水滴或饮料落在萤幕上,会使软体停止反应,这是由于水滴和手指具有相似的特性,需把水滴擦去。
3、触控萤幕控制器能自动判断灰尘,但积尘太多会降低触控萤幕的敏感性,只需用乾布把萤幕擦拭乾净。
4、套用玻璃清洁剂清洗触控萤幕上的髒指印和油污。
5、严格按规程开、关电源,即开启电源的顺序是:显示器、音响、主机。关闭电源则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6、硬碟上产生大量临时档案,如果经常断点或者不退出Windows就直接关机,很快就会导致硬碟错误。因此,需要定期运行ScanDisk扫描硬碟错误,应用程式中最好能设定秘密方式退出应用程式和Windows再断电,例如:四角按规定次序点一下。
7、纯净的触控萤幕程式是不需要滑鼠游标的,游标只会使用户注意力不集中。
8、应选择足够应用程式使用的最简单的防滑鼠模式,因为複杂的模式需要牺牲延时和系统资源。
9、在Windows中,启动较慢的应用程式时,用户有机会进入其他系统。解决的办法是修改SYSTEM.INI档案:将shell=progman.exe(Windows3.x下)或shell=Explorer.exe (Windows 95上)直接改为.exe档案。但应用程式应能够直接退出Windows,否则系统无法退出。
10、视环境恶劣情况,定期打开机头清洁触控萤幕的反射条纹和内表面。具体的方法是:在机内两侧打开盖板,可以找到鬆开扣住机头前部锁舌的机关,打开机关即可鬆开锁舌。抬起机头前部,可以看到触控萤幕控制卡,拔下触控萤幕电缆,向后退机头可卸下机头和触控萤幕。仔细看清楚固定触控萤幕的方法后,卸下触控萤幕清洗,注意不要使用硬纸或硬布,不要划伤反射条纹。最后,按相反顺序和原结构将机头复原。
与触控板的区别
触控萤幕(touchscreen)是绝对定位设备。
触控板(touchpad)是相对定位设备。
触控萤幕是以显示屏为参照的绝对定位设备,其给出的数据是绝对坐标的。像ipad,iphone之类的面板都集成有触控萤幕。触控萤幕在HID设备类当中,是属于touch事件的设备。
触控板是不以显示屏为参照的相对定位设备,其给出的数据是相对坐标数据。比如笔记本上的触摸板。触摸板在HID设备类当中,是属于mouse事件的设备,其工作时通常作业系统上会显示出游标,其工作方式类似于滑鼠。
故障说明
常见故障
相信很多人在使用触控萤幕时,都遇到触控萤幕因出现故障而不能使用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触控萤幕是一种比较精密的设备,加之触控萤幕多是面向大众开放使用的性质,其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而造成其故障频繁出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触控萤幕一些常见故障的解决与维护方法:
当触控萤幕出现故障后,应首先检查控制卡供电是否正常,Windows驱动是否正常安装,然后检查是否完成了Windows下的触屏校準, “Touchscreen Control”中的参数是否正确,还需要检查串口是否正常和串口线是否连线正常。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触控萤幕故障的诊断处理方法。
1.触控萤幕不準
[故障现象]
一台表面声波触控萤幕,用手指触摸显示器萤幕的部位不能正常地完成对应的操作。
[故障分析处理]
这种现象可能是声波触控萤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四周的反射条纹上面被灰尘覆盖,可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然后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準。还有可能是声波屏的反射条纹受到轻微破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则将无法完全修复。
如果是电容触控萤幕在下列情况下可运行萤幕校準程式:(开始--程式--Microtouch Touchware)
1)第一次完成驱动软体的安装。
2)每次改变显示器的解析度或显示模式后。
3)每次改变了显示的显示区域后。
4)每次调整了控制器的频率后。
5)每次游标与触摸点不能对应时。
校準后,校準后的数据被存放在控制器的暂存器内,所以每次启动系统后无需再校準萤幕。
2.触控萤幕无回响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不能工作,触摸任何部位都无回响。
[故障分析处理]
首先检查各接线接口是否出现鬆动,然后检查串口及中断号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应调整资源,避开冲突。再检查触控萤幕表面是否出现裂缝,如有裂缝应及时更换。还需要检查触控萤幕表面是否有尘垢,若有,用软布进行清除。观察检查控制盒上的指示灯是否工作正常,正常时,指示灯为绿色,并且闪烁。
如果上面的部分均正常,可用替换法检查触控萤幕,先替换控制盒,再替换触控萤幕,最后替换主机。
如果是表面声波触控萤幕可进行如下检修:
如果是电阻触控萤幕可进行如下检修:
1)检查触控萤幕的连线是否接对,其中一个连线主机键盘口的连线(从键盘口取5伏触控萤幕工作电压)有没有连线,请检查连线。
2)观察触控萤幕控制盒灯的情况,如果不亮或是亮红灯则说明控制盒已坏请更换。
3)如果确认不是以上请况,请删除触控萤幕驱动并重启动计算机重新安装驱动,或更换更新更高版本的驱动。
4)主机中是否有设备与串口资源冲突检查各硬体设备并调整。例如某些网卡安装后默认的IRQ为3,与COM2的IRQ冲突,此时应将网卡的IRQ改用空闲未用的IRQ. 可能是计算机主机板和触控萤幕控制盒不兼容,请更换主机或主机板。
5)如果触控萤幕在使用了较长一段时间(3-4年)发现触控萤幕有些区域不能触摸,则可能是触控萤幕坏了请更换触控萤幕。
如果是电容触控萤幕可进行如下检修:
3.触控萤幕回响时间很长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用手指触摸显示器萤幕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反应。
[故障分析处理]
这有可能是触控萤幕上粘有移动的水滴,只需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即可。还有可能是主机档次太低,如时钟频率过低,如属于这种情况,最好能更换主机。
4.触控萤幕局部无回响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用手指触摸显示器萤幕后,局部地方无回响。
[故障分析处理]
这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覆盖,可用一块乾的软布进行擦拭乾净。也有可能是触控萤幕反射条纹局部被硬物刮掉,将无法修复。
5.触控萤幕正常但电脑不能操作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经试验其本身一切正常,但接上主机后,电脑不能操作。
[故障分析处理]
这有可能是在主机启动装载触控萤幕驱动程式之前,触控萤幕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号,只需重新断电后,再启动计算机即可。也有可能是触控萤幕驱动程式版本过低,需要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式。
6.安装驱动程式后第一次启动触控萤幕无回响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安装驱动程式后第一次启动触控萤幕便无回响。
[故障分析处理]
首先确认触控萤幕线路连线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关机后正确地连线所有线路。然后检查主机中是否有设备与串口资源冲突,检查各硬体设备并调整它们
7.使用一段时间后触摸无反应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开机后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便无反应。
[故障分析处理]
1)检查在Wlndows 9x的“显示器节能设定”中是否设定了关闭硬碟。方法是在桌面单击滑鼠右键,选择“属性”命令,再从对话框中选择“萤幕保护程式”选项卡,单击“设定”按钮,将参数设定为除“电源方案”为“始终打开”外,其余均为“从不”。
2)某些套用场合,由于接地性能欠佳,会因为控制盒外壳布满了大量的静电,从而影响控制盒内部的工作电场,导致触摸逐渐失效。此时用一根导线将控制盒外壳接地,重新启动即可。
3)由于表面声波触控萤幕工作时在触控萤幕的表面布满了声波,如果长期不擦触控萤幕,导致灰尘积累过多,阻挡了波的反射条纹,会造成触控萤幕不能正常工作。对于触摸显示器可用乾净的名片或纸币透过显示器前罩与触控萤幕的缝隙轻轻将四周反射条纹上的灰尘擦去,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对于触摸一体机可打开显示器的前罩,用乾净的毛巾将四周反射条纹上的灰尘擦去,然后再重新启动计算机。
4)许多触摸一体机触控萤幕控制盒採用从一体机电源取电的方式而非从主机取电,所以还应检查一体机电源5V输出是否正确,有时瞬间电流过大,致使熔丝被烧,此时需更换熔丝。
8.触控萤幕点击精度下降
[故障现象]
一台触控萤幕,其点击精度下降,游标很难定位。
[故障分析处理]
1)运行触控萤幕校準程式。(开始--设定--控制台--声波屏---Caliberate按钮)。
2) 如果是新购进的触屏,请试着将驱动删掉,然后将主机断电5秒钟开机重新装驱动。
3)如果上面的办法不行,则可能是声波屏在运输过程中的反射条纹受到轻微破坏,无法完全修复。
4)如果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準,则可能是屏四周的反射条纹或换能器上面被灰尘覆盖,如果您使用的是KA型机柜,您可以打开上盖用一块乾的软布蘸工业酒精或玻璃清洗液清洁其表面,再重新运行系统,注意左上,右上,右下的换能器不能损坏。然后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準。
5)触控萤幕表面有水滴或其它软的东西粘在表面,触控萤幕误判有手触摸造成表面声波屏不準,将其清除即可。
故障总结
通用类型
1、上电无反应
主机板逆变器部分损坏
2、上电烧保险
逆变器烧坏
三极体D667击穿
3、上电蓝屏,通电十分钟后萤幕变为蓝屏
主机板CPU坏
主机板LCD负压太低,LCD负压为0,主机板故障
4、萤幕偏黑
对比度问题
5、通讯时有时无
通讯电缆接触不良造成通讯不良
6、触摸失灵,有时白屏
触摸面板故障
7、黑屏,死屏
逆变器烧坏
上电即烧保险,主机板故障;
液晶故障,主机板亦烧损;
主机板电源部分损坏;
主机板故障,出现大电流烧损;
背光灯不亮主机板逆变器故障;
逆变器受保护引起上电黑屏;
液晶故障,触摸面板损坏;
8、触控正常,主机板程式无反应
主机板故障,更换主机板
9、触摸不良,触摸失灵;操作灵敏度不够
触摸电阻异常
银浆线电阻无穷大
更换触摸面板
客户程式问题
10、电源烧损
电源三极体被大电流击穿
更换主机板
11、主机板液晶元件均被严重腐蚀,上电无任何显示
客户环境恶劣造成文本元件损坏,
12、PWR灯不亮,其他一切正常
重新接好PWR灯信号线OK
13、双串口无法通讯
错用软体所致
14、主机板鬆动
触摸面板固定支脚断裂
用强力胶粘合
15、485串口通讯不良
更换IC后仍无法通讯,主机板故障
16、触控萤幕上电无反应
主机板逆变器部分烧毁
17、TP1、TP2对地短路,CPU烧损
18、通讯不良
串口针脚歪斜,接触不良导致无法通讯
调整针脚位置
误用软体所致
19、画面不能切换
面板表面有裂痕导致触摸不良
20、触摸当机,客户误用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