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记得讲的是历史上有个“将相和”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赵王封他为上卿,位在功臣名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高兴,扬言一定要当面侮辱他一下。蔺相如知道后,并不计较。每次上朝都称病回避,不与廉颇争高下。每逢外出看见廉颇的车,都主动避让。为此蔺相如的手下人不服气,认为蔺相如没有必要怕廉颇。蔺相如对他们说:“我单身赴秦,连秦王都不怕,何怕廉将军?只是因为秦国所以不敢侵略赵国,就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如果我们不和,国家就受难了。”廉颇听说这话后,愧感万分,亲自负荆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从此,两人成了“刎颈之交”,共扶赵御秦。
  
  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为了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而忍辱负重,尽心效力。作为集团总部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更应该有豁达大度,能屈能伸的胸怀、气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生动地颂扬了人应有的宽广坦荡的善容他人的良好素养。纵观古今中外,无论哪一朝代,官处何职,凡在历史上有所贡献、有所成就、为世人赞颂的,大都是具备豁达大度,善于容人、忍让,能化解各种误会的心胸和雅量的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不记恨管仲射他的一箭之仇,并任其为相,尊为仲父。三国时刘备,冒着风雪两顾茅庐,诸葛亮不见,但他不在乎掉了他这个“刘皇叔”的价儿,又三顾茅庐,终于感动诸葛亮,出山辅佐刘氏重创江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尽管曾一度受到不应有的排斥打击,但当党需要他再度“出山”时,他一如既往地热爱党的事业,忘我地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生。他们所以能有所成就,称誉天下,同他们有非凡的心胸和气量有很大关系。
  
  豁达大度,能屈能伸,是做一名党员干部应具有的胸怀和风度,也是凝聚部属、团结“一班人”的一种“粘合剂”。作为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做到豁达大度,能屈能伸呢?具体讲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当别人误解时,要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于经历、认识角度、生活习惯和工作方法的不同,在看待和处理问题上难免有一些差异,产生一些误解。在实践中,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首先要持有一副表示理解和谅解的态度,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作必要的实事求是的解释。如果这样暂时还无效,仍然受到误解,那么就要有点“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精神了,要耐心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千万不能因为受到一时的委屈就发火,泄私愤,与人过不去。如果事后证明你确实对了,也不要搞“秋后算账”。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们应该经得起误会。”我们党许多前辈领导人为维护革命团结,经受住了各种冤枉委屈。刘少奇同志的晚年就是在错误的批判和迫害中度过的,当他与世诀别时,只说了一句话:“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这种为顾全革命大局所表现出的谅解气度,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二、当别人不服时,要做到“让他三尺又何妨”。现实工作中,存在有的同志由于工作需要,职务往往比一些年龄比自己大、工作时间比自己长的同级甚至上级提得快。对此,有的同志会正确对待,有的则表现出一副不服气的态度,工作中不是十分尽责的配合,谈吐中话里藏话地讥讽。遇到这种情况,大家要做到千万不能争强好胜,用权压人,这样做只会结下矛盾,于己于人于工作都无益。而应凡事多诚恳地向对方请教,尊重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做到虚怀若谷,在一些非原则的事上礼让三先,以达到感化、团结的目的。安徽桐城县城有个“六尺巷”,相传在清康熙时,有个姓叶的与当朝宰相张英的家属在此居住,叶不服张英的官职和才干,常故意和张家争地界。张夫人忍无可忍写信给张英求助。张英朝中得信后即修书一封:“一张纸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遵命,便拆墙让了三尺。叶家深为张英的大度心怀感动,不再当小人,也退墙三尺,使两墙之间形成一个六尺巷道,从此两家也相处和睦。这个故事与“将相和”的故事一样,告诉我们一个与人“让一事,和万事”的道理。
  
  三、当别人谗言时,要做到“一笑了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的人思想品德修养较差,喜欢背后搬弄是非。遇到这种人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时,要像陈毅元帅说的那样:“话虽然 难听,但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有则改之,无则一笑了之。”“一笑了之”,说起来简单,看起来潇洒,但要做到,没有“容百川”的胸怀是很难的。领导要修得这种胸怀,首先要陶冶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时时行得端,走得正,俗话说只有心中不怀鬼,才能不怕鬼敲门;其次要立足于单位大局和稳定团结的高度上考虑得失,想到为解个人的“一口窝囊气”去吵架,排斥、整治人家,不但于事无补,反而破坏了团结大局。这方面宋朝宰相富弼的例子颇能给人启迪。《史书》记载着他遇到有人辱骂他,就像没听见一样。别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哩! ”他毫不在意地说:“恐怕不是在骂我吧?”别人又告诉他:“那人在指名道姓地骂你哩!” 他还是不在意地说:“不会吧?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他对一些不明事理,不知原委而背后乱加责骂他的人,从来是宽宏大量,不计较,并且照样推荐,委以重任,因而团结了大批朝臣,一度使宋王朝出现中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缪建民就团结问题,也为全系统干部员工提出了“四个团结”的具体要求,即“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士气,团结出干部,团结出人才。”
  
  四、当别人错怪时,要做到“不计前嫌学会淡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健忘是一种不可有的习性,而在化解嫌隙、消除摩擦问题上,善于淡忘过去,倒不能不说是好事。在文章刚开头举的“将相和”的故事中,廉颇、蔺相如之所以能够重归于好,不仅有廉颇负荆请罪的作用,关键是蔺相如善于淡忘而不记恨廉颇羞辱自己的昨天,否则就没有了脍炙人口的“卒相为欢,为刎颈之交”的“将相和”的故事了。在实际工作中,不与别人发生矛盾是不存在的。当别人以前曾与自己发生过矛盾,而且已被实践证明是对方错了时,你不是盯着人家的过去不放,而是宽宏大度,多看看别人的好处,这样肯定比记着他的过去更有利于团结和工作。反之,如果对过去的一点旧账,老是耿耿于怀,常念不忘,甚至你别过我的“象眼”,我就想法绊你的“马腿”,那么就会陷于僵局,怨气也会越积越深。明代冯梦龙在《广笑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笑话:有父子性俱刚,不肯让人。一日父请客,支使其子去城里买肉,将出城门,正遇一人对面而来。双方各不相让,对立良久,其父一等二等不见子归,于是找到城里来,见其子正与人对峙,便对子说:“你把肉拿回去,陪客吃饭,待我与他对立。”可见,这样互不相让的做法,于人于己皆无益处。只有互相忍让,打破僵局,才能化解矛盾,利于工作。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