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清风:关于引导规范核酸检测市场的建议

原创版权 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未来如果所有一线、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常态化核酸的费用将高达1.45万亿元。但近年核酸检测市场也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违法犯罪、暴利和信息泄露等严重问题,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措施,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代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坚决实施动态清零政策,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核酸检测常态化是提高科学精准防控的基础,为此,国家财政、社保投入并拨付了大量资金。目前核酸检测市场迅猛发展,据媒体报道,随着检测人数和频次持续增长,现有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未来如果所有一线、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常态化核酸的费用将高达1.45万亿元。但近年核酸检测市场也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违法犯罪、暴利和信息泄露等严重问题,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措施,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一、目前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市场发展无序,亟待规范。目前核酸检测市场主要由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来做,采取政府采购的模式。新市场的迅速扩大出现企业野蛮成长,大量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外派检测人员的培训等出现问题。如核酸采集业务巡检过程中,发现有人持假护士执业证上岗。因而市场出现混乱无序,亟待引导和规范其健康发展。

  二是资本逐利行为严重,导致造假违法大量出现,甚至出现故意投毒等骇人听闻的恶行。媒体报道多起事件,如郑州金域、上海中科润达、北京朴石等等。有的检测企业经查,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有的违规对多管样本混管检测人为稀释样本造成结果不准确,有的检测企业核酸结果出现的“假阳性”,有的检测企业涉嫌实施引起病毒传播。不仅贪婪至极,通过造假肆意套取国家资金,而且核酸检测机构的造假,直接破坏防疫抗疫政策,导致疫情风险扩大并外溢,会使国家和人民为防疫所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牺牲功亏一篑。

  三是核酸免费检测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政府大规模采购给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沉重压力,影响当前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实施。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检测价格虽然不断下降,但经济下行压力下,恢复经济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和支持。如果按每年常态化核酸将高达1.45万亿元的总费用支出,将会直接影响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增长政策的实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题的根源在于检测市场的商业化。

  四是居民信息存在泄露风险,必须立法保护。核酸检测中要登记居民身份证、电话号码,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果不加以法律保护,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冒用违法的巨大隐患和风险。

  五是核酸采集的操作标准不统一,会影响检测效果。采集结果的准确性是抗疫防疫的前提。在实际检测中,各检测公司要求具有护士资格,但专项具体检测缺少统一培训和责任要求。实际工作中,有些随便捅几下,采集不规范时常发生。

  二、对引导和规范核酸检测市场的建议

  一是对核酸检测市场施行非商业化和国家定价。鉴于防疫抗疫是事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的政治问题,经济下行中国家和地方财政吃紧、社保基金不足的现实问题,建议国家立法规定核酸检测市场施行非商业化,采取“成本+核定利润率”的国家定价,并根据实际成本下降逐渐动态降价,从源头上解决暴利带来的核酸检测市场乱象,缓解国家和地方财政压力,使政府能挤出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经济稳增长。

  二是对检测公司推行国有化改造。防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保护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有必要对检测公司实行国有化或国有控股。特别是涉及如政府、事业单位、机场、海关等重点防控区域和行业,必须由国有检测企业来执行,禁止外包。

  三是对失信企业及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对涉及造假等违法企业,必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除了法律严惩外,还建议出台医疗市场行业“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失信的相关企业投资人和高级管理人员施行市场禁入,终身不许从事医疗行业的投资和经营。

  四是对核酸检测人员组织定期和统一培训。确保持证上岗,按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保障采集样本的准确性。

  五是强化对核酸检测公司及检测操作的监管。施行核酸检测巡视员制度,形成对核酸检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全链条的监管。

  六是将核酸检测机构和企业全部纳入国家审计。防止虚报、瞒报,严查腐败问题和套取国家财政的行为。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