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太监之身的郑和,作为下西洋团队的首领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件家喻户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我国乃至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
  
  “郑和下西洋”始于明初永乐年间,前后共经历七次,最后结束于英宗正统初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之久。这次航海活动,是大明王朝一次实实在在的外交活动。而太监之身的郑和,凭什么能够被永乐皇帝钦点的为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首领,成为天朝上国的首席代言人?这似乎会给人一种我天朝上国无人的感觉。其实不然,永乐皇帝选择郑和绝非冒然,而是经过反复斟酌而选定的最佳人选。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插画跟随朱棣靖难起兵立有战功,深得朱棣信任我们单从结果来看,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是值得的,更是成功的。但就当时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起兵造反之初,朱棣仅凭一隅之地而抗击全国之力,无异于铤而走险,就是一场豪赌。因此,靖难初期,可以说是燕王府里全民皆兵,连朱棣结发之妻徐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都亲临守卫燕京城前线,可知朱棣一方战斗的惨烈程度与岌岌可危的形式。
  
  郑和作为从小便跟随朱棣的家奴太监,自然也要投入战斗,而且是跟随朱棣在前线。在郑坝村之战中,郑和以一支奇兵突袭李景隆大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甚是喜悦。对于这位年轻小太监来说,真是一战成名,朱棣亲自赐名郑和,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模式。
  
  事实上,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很多太监都立下战功,例如王景弘、侯显等人,都是以战功得到朱棣的信任而被委任为“下西洋”团队的核心成员。
  
  靖难之役净身之人,更适合完成航海事业即便是在技术相对发达的今日,出海航行这份工作,不但需要忍耐苦闷和家人分离苦涩,而且更是危险性相对较大。由此可见,在大明王朝初期,航海技术与科技比较落后,经验几乎为零,甚至是海盗丛生的条件下,出海造访是一个“寂寞聊赖与惊险刺激捆绑式”的事业。
  
  然而,这份事业又必须得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才可以担当。因为,这次下西洋对于永乐皇帝朱棣本人以及大明王朝都十分重要,其政治目主要有两个:主要:建立南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关于这一体系的原因,我们下文再述。
  
  次要: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一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明史》之中就采信之。
  
  无论是寻找建文帝还是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都绝非一般庸才可以完成。但如果只看能力选人,而被选之人倘若有才无德,在与外界联络过程中夹带私货,弄不好大明王朝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信任是永乐皇帝选人的基础,而能力是选人的必要条件。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而反观当年跟随朱棣起兵靖难的近臣,这些能够让永乐皇帝信任的亲信之臣,大都已经封爵拜相,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试问这些人谁又会愿意从事这样“苦行僧”一般且危机四伏的事业?不情愿而硬为之,一定是不会全力以赴,如此整个下西洋事业必然不能进行到底。
  
  而郑和等人,正因为从小净身而孑然无所牵挂。同时,这些人在靖难过程中表现出的忠诚,让永乐皇帝对宦官十分信任。尤其是靖难之后关于军事监控方面,永乐皇帝对宦官的依赖信任程度,远超出了当年那些嫡系干将。这样的背景下,太监之身的郑和、王景弘以及侯显等人,组成了“下西洋”的核心领导班子,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位永乐大帝的良苦用心了。
  
  《致身录》中关于郑和身世的夹注郑和自身条件很优秀,足以担此重任前文提及,能力是完成下西洋壮举的必须条件,那么下文就来聊一聊郑和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先看郑和外貌与智商。根据《古今识鉴》、《昆阳马公墓志铭》等,对郑和形容有所描述,“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知道郑和虽然为太监,不但身材魁梧,而且才智过人,绝非跌份的“娘炮”形象。
  
  疑似郑和画像再看宗教信仰之优势。代表天朝上国,仅靠外貌肯定不行,怎么沟通也是个重要问题。虽然史书上没说郑和会外语,但郑和信奉回回教,也就是伊斯兰教,同时又亲佛教,这与东南亚很多国家宗教信仰相同。此外,郑和副手侯显乃藏族,懂佛教。宗教信仰之间无隔阂,可以更好沟通。
  
  而照比形象、才智与宗教信仰优势,郑和真正过人的实力是懂得军事。实际上,这才是朱棣选择郑和的最为重要之原因。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承接上一段落,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建立在藩属国朝贡体系,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建立外藩属国体系?就是因为这一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本土被外部(族)入侵。
  
  而以天朝上国自居(确实有如此自居的资本)的我国大一统王朝,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的方式,通常以怀柔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而朱棣给郑和等人的命令也十分强硬而明确,主体意思就是:能够乖乖臣服最好,否则打到对方臣服为止。
  
  实际情况是,郑和团队以天朝上国的强大实力为坚强后盾,并以极有诱惑力的金钱加以收买,很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表示愿意臣服大明王朝。但是,个别国家或地区,在个别时候表示不服,企图以武力对抗郑和船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次下西洋时平定苏门答腊旧港海盗头目陈祖义,以及第二次下西洋时平定锡兰(今斯里兰卡)的作乱。
  
  郑和航海图尤其是第一次清缴海盗头目陈祖义意义更为重大。陈祖义虽然祖籍广东,但是他并不情愿接受中央朝廷的控制而选择铤而走险。最终,郑和利用其内部分歧,里应外合给予军事打击,从而将其势力瓦解,并且在旧港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侨民管理保护机构”——旧港宣慰司。这对于大明王朝海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建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成为后续华人下南洋的一个重要集结地与中转战,其意义影响至今。
  
  而第二次与锡兰之战,可谓是敌众我寡,短兵相接。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算太大,但却体现了郑和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从而做到化险为夷,具体过程不做赘述。
  
  郑和最终也果然不辱使命,为大明王朝缔造了一个完整的南方海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只可惜英宗之后,大明王朝国力开始衰退,加之北方蒙古对大明王朝的重创,导致中央朝廷对这一体系的藩属国,控制程度逐步弱化,最终导致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之后的大清王朝,正是以大明王朝疲于应对北方霍乱为前车之鉴,确立其外藩属国朝贡体系的建立主要在北而不在南的基本国策。因此,“下西洋”这一壮举之后再无继往开来,所以国学大师梁启超慨叹“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结语事实证明,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选人与用人是正确的。郑和等人不但很好的完成了中央朝廷委任的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之重任(但建文帝确实没找到),更是将中国封建时代的航海航线最远拉到了非洲大陆,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才真正是“郑和下西洋”,乃我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之成就。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