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曹操久历戎行,但为何却在赤壁之战中屡犯战略

原创版权 中国历史研究院作者:朱子彦 字体大小选择: [ ]

  公元208年“”,是和、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 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 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 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 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 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image.png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幽、冀、青、 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共八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 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 上的风云人物。 然而,对于素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吐哺,天下归心”雄心大志的曹操来 说,统一北方地区,只能算作是走完第一步而已。他的宏伟目标,是扫平所有 的割据势力,实现“天下混一”的理想。于是他便积极从事南下江南的战争准备:在邺 城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并派人到凉州(今甘肃)授为卫尉予以拉拢,以避免南下 作战时侧后受到威胁。一切就绪后,曹操紧擂战鼓,兴起大军,浩浩荡荡向南方地区杀 奔而来。

  当时,南方的主要割据势力有两个,一是立国三世的东吴孙权政权,他据有扬州六 郡。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当时战乱较少。而北方人的南迁又给当地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东吴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军事上,孙权拥有精兵数万,有 、、等著领,内部团结,加上据有长江天险,因而使它成为曹操吞并 天下的主要障碍。南方另一个主要割据势力是荆州的。他基本上采取了维持现状的 政策,但他年老多病,处事懦弱,其子刘琦和刘琮又因争夺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所 以政权并不稳固。

  至于刘备,在当时还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他原来依附袁绍,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 刘表让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带,为自己据守阻止曹军南下的门户。但刘备素号“枭雄”, 志在“匡复汉室”,所以就趁着这一机会扩充军队、网罗人材。他这时拥有、关 羽、、等谋士、猛将,是曹操吞并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碍。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他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 之地,如占据了它,既能够控制今湖北、湖南地区,又可以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 向西进军则可以夺取富饶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窝窝囊囊 的刘表于8月因病一命呜呼了。接替他的次子刘琮更不争气,他让曹操的兵威吓破了胆, 未作任何抵抗,就将荆州双手拱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战略的第一步。

  刘备在樊城获悉刘琮投降的消息后,急忙率所部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却,并命 令率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 江陵为军事重镇,是兵力和物资的重要补给基地。曹操自然不甘心让它落入刘备之 手,于是便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行150公里,追赶行动迟缓的刘备军队,在当阳(今 湖北当阳) 的长坂坡击败刘备,占领了战略要地江陵。刘备仅仅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 骑突围,在与关羽、刘琦等部会合后,退守龟缩于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 一线。

  军事上的胜利,使得曹操踌躇满志,轻敌自大,企图乘胜顺流东下,占领 整个长江以东的地区,一举消灭孙权势力。尽管谋士建议他利用荆州的丰富资源, 休养军民,巩固新占地,然后再以强大优势迫降孙权,可是曹操哪里听得进去。

  在强敌压境、存亡未卜的危急关头,孙权和刘备两股势力为了避免彻底覆灭的共同 命运,终于结成了联合抗曹的军事同盟。

  早在曹操进兵荆州以前,东吴即曾打算夺占荆州与曹操对峙。刘表死后,孙权又派 以吊丧为名去侦察情况。鲁肃抵江陵时,刘琮已投降了曹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 肃当机立断,即在当阳长坂坡会见刘备,说明联合抗曹的意向。处于困境的刘备欣然接 受了这个建议,并派诸葛亮随同鲁肃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向孙权分析了敌我形势。指 出:刘备最近虽兵败长坂坡,但是尚拥有水陆2万余众的实力。曹操虽然兵多势众,但 经长途跋涉,连续作战,非常疲惫,就像一支飞到尽头的箭镞,它的力量连一层薄薄的 绸子也穿不透了。

  何况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又是新占之地,人心不服。在这种形势下, 只要孙、刘双方同心协力,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击破曹军,造就的局面。孙权 对他的这番精辟分析深表赞同。 可是当时东吴内部也存在着反对抵抗、主张投降的势力。

image.png

  长史张昭等人为曹军的声势所慑服,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多势众,又 挟新定荆州之胜,。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东吴难以抗衡,不如趁早投降。张昭 是东吴的重臣,颇具影响,他这样的态度,使得孙权感到左右为难。这时鲁肃就竭力密 劝孙权召回东吴军事主帅周瑜商讨对策。

  周谕奉召从鄱阳赶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同样主张坚决抗御曹操。他以为: 曹操虽已统一北方,但其后方并不稳定。、韩遂在凉州的割据,对曹操侧后是潜在 的重大威胁。曹操舍弃北方军队善于骑战的长处,而同吴军进行水上较量,这是舍长就 短。加上时值初冬,马乏饲料,北方部队远来江南,,必生疾病。这些都是用 兵之大忌,曹操贸然东下,失败不可避免。紧接着,周瑜又向孙权分析了曹操的兵力。

  指出曹操的中原部队不过十五六万,并且疲惫不堪;荆州的降兵最多不过七八万人,而 且心存恐惧,斗志低落。这样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并不可惧,只要动用精兵五万,就 足以打败它。周瑜深入全面的分析,使孙权更加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于是便拨精兵 3万,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军与刘备会师,共同抗击曹操。

  公元208年10月,周瑜率兵沿长江西上到樊口与刘备会师。尔后继续挺进,在赤壁 (今湖北嘉鱼东北)与曹军打了一个遭遇战。曹军受挫,退回江北,屯军乌林(今湖北 嘉鱼西),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孙、刘联军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优势,但毕竟是力量弱小,要打败强大 的曹军谈何容易!可是,机遇总是喜欢那些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人,胜利的天平倾向了弱 者孙、刘一边。这中间的关键,就是孙、刘联军的统帅们能够比较敌我优劣长短,善于 捕捉战机,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乘隙蹈虚,欺敌误敌,因风放火,以火助攻。

  当时曹军中疾病流行,又因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长江的风浪把他们颠簸得口吐 黄水,。于是只好把战船用铁环“首尾相接”起来。周瑜的部将黄盖针对敌强 我弱、不宜持久及曹军士气低落、战船连接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火攻,奇袭曹军战船。

  周瑜采纳了这一建议,制定了“以火佐攻”,因乱而击之的作战方略。 周瑜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弱点,先让黄盖写信向曹操诈降,并与曹操事先约定了投 降的时间。曹操不知是计,欣然容允。届时,黄盖率蒙冲(一种用于快速突击的小船)、 斗舰数十艘,满载干草,灌以油脂,并巧加伪装,插上旌旗,同时预备快船系挂在大船 之后,以便放火后换乘,然后扬帆出发。当时,江上正猛刮着东南风,战船航速很快, 迅速向曹军阵地接近。曹军望见江上船来,均以为这是黄盖如约前来投降,皆“延颈观 望”,丝毫不加戒备。

  黄盖在距曹军1公里地处,遂下令各船同时点火。一时间“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直冲曹军战船。而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分散不开,移动不得,顿时便成了一片火海。这 时,风还是一个劲地猛刮,熊熊烈火遂向岸上蔓延,一直烧到了岸上的曹军营寨。曹军 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惊慌失措、、溃不成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

  在长江南岸的孙、刘主力舰队乘机擂鼓前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势穷力蹩,被 迫率军由陆路经华容道向江陵方向仓皇撤退,行至云梦时曾一度迷失道路,又遇上大风 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以草垫路,才使得得以通过。一路上,人马自相践踏,死伤 累累。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一直追击到南郡(今湖北江陵 境内)。曹操留、驻守江陵,驻守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到北方。 这场赤壁大鏖兵至此遂以孙权、刘备方面而宣告结束。

  赤壁之战对当时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使得曹操势力不复再有南下的力量; 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刘备乘机获取立足之地,势力日益壮大,三国 鼎立的形势就此造成。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与刘备两大集团表现出卓越的战略筹划与灵活的作战指导:第 一,在敌强我弱,分则俱亡,合则势强形势下,精诚合作,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形成 一股可以与曹军抗衡的力量。第二,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针对曹操骄傲轻敌,舍长用 短的特点,利用地理、天时方面的有利条件,欺敌诈降,并果断采取“以火佐攻”的作 战方针,乘敌之隙,予其以出其不意的打击。第三,在实施火攻袭击成功的情况下,不 失时机地率领主力舰队横渡长江,乘敌混乱不堪之际,奋勇打击曹军,奠定胜局。并坚 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夺取荆州。

  反观曹操,虽然他久历戎行,战绩辉煌,但在赤壁之战中却屡犯战略、战术上的错 误:一是轻敌冒进,率意开战;二是弃骑用舟,舍长就短;三是在作战部署上又犯连结 战船的错误;四是对敌手可能实施火攻的情况茫昧无知,轻信诈降,疏于戒备,终于导 致了可悲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