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叔本华为什么如此痛苦

原创版权 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自体之间的区分,认为自体可以通过直观被认识,并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他的悲观主义在后世得到了广泛认同,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人活着就是为了痛苦”。

悲观主义是一种与乐观主义相对立的消极的人生观,认为恶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力量,人生注定遭受灾难和苦恼,善和正义毫无意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生存意志”必然给人带来痛苦,不幸是人生的普遍法则,悲观是人的本质,善是消极的,恶是积极的,“生存意志”使一切丧失所有价值,人生如梦,自杀是求生意志的表现。

叔本华认为活在世上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没有其他目的可言。生活的每一处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的需要,不幸具有必然性,所谓的幸福与满足,常常含有欲望圆满的意义在内,这种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叔本华建议在任何不幸与烦恼中,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虽然这一点看似幸灾乐祸,但是能让自己短暂摆脱痛苦。另外,悲观主义也有积极的一面,周围的环境让自身觉得很苦楚,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人就会失去了斗志,失去了生活的精神理念。所以活着的痛苦不是让人们更加压抑,而是在逆境中生长,是催促人们上进的力量。

叔本华的思想贡献在于他从生活的阴暗之处看到光明,他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哲学,把人们的思维引领向了哲学的新大陆,活着虽然痛苦,但是有目标就不会没有乐趣。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