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中医告诉你脾胃不好的五种症状!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现代人饮食作息不规律,时而暴饮暴食、时而挨饿吃的少,加上压力大、少运动,脾胃变得越来越虚弱。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那么,脾胃虚弱到底有什么症状,脾胃虚弱该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的五种症状

  脾胃血气浑浊导致黑眼圈

  请输入描述

  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中医调理:尽可能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刺激的电影、电视;调节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脾气亏虚导致嘴唇无光泽

  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中医调理:脾气亏虚者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而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

  因胃热腹泻、虚寒导致便秘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中医调理: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按摩,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位,同时每天饮用1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来改善症状。

  脾胃有热导致鼻翼发红

  如果一个人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

  请输入描述

  中医调理:脾胃有热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脾胃虚弱导致肌肉松弛

  如果一个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者可经常运动脚趾和按摩小腿。

  如何调养脾胃?

  脾胃有三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中医也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可见,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多动脚趾养脾胃

  我经常让脾胃不好的病人多动脚趾,相当于按摩脾胃二经。上班时,可以边工作边用脚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钟。或者在洗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边泡脚边用脚趾抓石头。

  应避免刺激

  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春夏秋冬各有养法

  春天少吃酸,多吃点如山药、小米、大枣等,以养脾脏之气。夏天湿气较重,多吃豆类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从立秋开始多喝粥,粥最健脾。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时最好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

  脾胃虚弱调理食疗粥

  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莲子山药粥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调理脾胃——十步法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2、饭后慢慢走

  道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5月13日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广州)←点击链接查看

  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3、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4、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方。

  5、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6、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7、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我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8、捏脊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

  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9、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5月13日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广州)←点击链接查看

  咽津亦称“赤龙搅海”,在古代被称为“金津玉液”,是古代的一种强身健体方法。越小的养生功法,长期坚持功效却惊人,可是往往因为这些小功法太容易却常被大家忽视。

  操作方法

  方法是以舌在口中搅动,兼以上下牙齿相叩,以使口中充满津液,然后以此漱口,分三次吞咽。吞时要用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鼓漱的作用在于使津液充满气泡,吞下此液等同服气。可使血液氧分子增加,大脑不缺氧。

  这个方法可以治晕车,有些人坐车的时候就身体不适,只要按上述方法不断吞咽津液,就可以转移自身注意力,缓解紧张,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身体气机流畅,缓解不适之症。还可以治失眠。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只要按上述方法叩齿吞津,便能转移注意力,自然摄心归一,摄诸乱意。能使精神不散,安然入睡。

  10、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灸疗

  1、灸肚脐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我们也可理解为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

  所谓神阙,即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而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炙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炙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5月13日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广州)←点击链接查看

  直接艾炙肚脐(神阙穴)。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

  闲来无事之时或是坐车无聊之时,试试用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也会很好的。

  2、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大穴,每天炙上十分钟,你一定会长寿。

  不信俺就和你打个一元钱的赌。当然不用艾炙,用针炙也行的。所谓针必三里,炙必关元即是此意。

  穴位

  临床上发现,近九成的湿疹病人脾虚。道医认为,补脾虚经常刺激脾俞穴效果最好。脾俞穴是脾脏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能很快恢复脾脏的功能。

  刺激脾俞穴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艾灸。早春和晚秋适宜拔罐,每晚8点左右在两侧脾俞穴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