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蜀汉最后的挽歌:诸葛亮、张飞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8月,成都城外残阳似血,山雨欲来风满楼。
  
  成都所处的四川盆地环绕着崇山峻岭,是蜀汉天然的阻隔和依仗,多年来,诸葛亮、姜维虽屡兴北伐功业未竞,但也能安坐益州,北绝曹魏、东抗孙吴,也不失为乱世求存之道。
  
  不过一切的安逸,都随着魏军的三路南征戛然而止。蜀汉空前危机之下,诸葛瞻、诸葛尚等一干蜀汉创业者的后代们,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三世忠臣《出师表》之后,诸葛亮最为人熟悉的一篇文章,写于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建兴十二年初(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经过了三年的休养生息,发动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诸葛兵出斜谷道,占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渭滨与司马懿对峙。当年,诸葛亮身体每况愈下,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写下了这篇流传后世的《诫子书》。
  
  爱子出生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了。“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在《诗经》中,诸葛亮为爱子取名诸葛瞻,字思远,代表了诸葛亮的期待。幼年的诸葛瞻才思敏捷,聪慧可爱,但诸葛亮却始终对诸葛瞻有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隐忧。
  
  诸葛瞻。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饱含匡正的期望,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样的方法论指导诸葛瞻,这也是一个父亲能给儿子最好的建议。忠孝仁义的思想,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诸葛亮的诫训,影响诸葛家族三代,也影响了蜀汉草创团队的后人们。
  
  浸淫在父亲盛名之下成长的诸葛瞻,和其他勋贵之后一样,受到了更多的爱戴和爱护,仕途一路顺畅,平步青云。诸葛瞻十七岁时迎娶公主为妻,又从都尉当到了军师将军。军师将军的授予在诸葛瞻之前仅有一个先例,正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
  
  诸葛瞻官拜父职,身负朝野上下厚望,不过多年来,诸葛瞻却表现平平,无功无过。直到蜀汉灭亡前夕,诸葛瞻随同儿子诸葛尚一起,向蜀汉朝野证明了诸葛家族的忠义。
  
  诸葛尚。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诸葛一门三世忠烈,不过是蜀汉后代的一个缩影。与诸葛瞻父子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许多“蜀二代”“蜀三代”们。
  
  孤城日落斗兵稀随着景耀五年(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失败,蜀汉政权的丧钟已经敲响。“师劳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曹魏权臣司马昭认为,蜀汉累年兵连祸结,生产凋敝,灭蜀犹如探囊取物,于是决意先蜀后吴,统一天下。
  
  曹魏大军压境,首先要突破的是蜀汉汉中防线。魏军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邓艾率领,出狄道直扑姜维主力;中路军由诸葛绪自祁山向阴平进发,断绝姜维后路;东路军则是钟会的魏军主力,分两路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阳安关。
  
  魏灭蜀汉之战示意图,来源/网络魏军主力星集汉水上游,蜀军负责主要防御任务的,是驻兵阳安关的傅佥。傅佥的父亲傅肜就是蜀汉旧臣,傅肜在夷陵之战中身先士卒,为刘备断后战死,死前面对劝降的吴军,仍然不屈大喊:“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傅佥也因为父亲之事被蜀汉朝廷嘉奖,出任左中郎,后又升任为关中都督。然而,乱世之中无灾无病到公卿只能是奢望。魏军势大,钟会一面攻围汉、乐二城,一面遣胡烈为先锋进攻阳安关。傅佥积极组织阳安关城的防御,可就在此时,后院起火了。
  
  傅佥的副将名叫蒋舒,曾任蜀汉的武兴督,因为曾被解除职务而怀恨在心,彼时魏军势大,蒋舒便联络了攻城的魏将胡烈,打算约降。
  
  蒋舒想蒙骗傅佥,对傅佥说:“现在魏军到达,不主动出击,反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办法。”
  
  蒋舒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傅佥同意,傅佥答道:“你我奉命守关城,保全了关城就是功劳,违命出战,如果兵败丧师,便是辜负使命,就算战死又有何益!”
  
  见傅佥油盐不进,蒋舒以“各行其志”为名率领军队出城,旋即投降了围城的胡烈。外无援军,内生叛乱,阳安关门户洞开,没有时间留给傅佥做准备,大批魏军就已经裹挟着叛军蜂拥而至,局势瞬息崩溃。
  
  或死,或降。傅佥同他的父亲一样,选择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于战斗中被杀,阳安关随之陷落。傅佥的战死给魏军带来了巨大震撼,后来晋武帝司马炎评价傅佥为“天下之善一”。而傅肜、傅佥父子两代都为蜀汉战死,也成为了“奕世忠义”这一典故来源。
  
  攻取了重镇阳安关城,获蜀汉库藏粮谷兵械等无算之后,蜀汉在汉中地区除了柳隐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以外,纷纷易手魏军。钟会下令留下部分兵力围住汉乐二城,自己亲领大军长驱,与回师的姜维对峙剑阁。
  
  姜维。来源/94版《三国演义》
  
  钟会大军被姜维主力挡剑门关外,寸步不前。而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在钟会犯难之际,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建议“从阴平由邪径(小道)经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出剑阁趋向成都。
  
  邓艾。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邓艾的计策重点在于,魏军面对蜀军有兵力优势,可以分兵行进,一路走阴平小道进攻,如果姜维回防,主力便可直接通过剑阁,如果姜维不回防,魏军便可直指兵力薄弱的成都。这条计策被钟会采纳,由邓艾执行,而魏军自阴平通往成都的道路上,横亘着空有将军履历、却无实际指挥经验的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以及一干蜀汉功臣宿将之后。
  
  “傅佥可以愧蒋舒,三人可以愧马邈。”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宗岗在批注《三国演义》魏灭蜀之战相关章节时,提到的“三人”,就是诸葛瞻身边的三位将领——张遵、李球、黄崇,他们三人也同样是蜀汉将领名臣之后——张遵是张飞之孙、张苞之子,父祖皆为蜀汉效忠;李球是李恢之侄,李恢早年曾跟随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黄崇的父亲黄权,在夷陵之战中因为刘备战败,后路断绝,无奈投降了曹魏,却得到了刘备的谅解,甚至叹息道:“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邓艾率军“凿山开路,造作桥阁”,诸葛瞻与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黄崇和李球多次建议诸葛瞻率先抢占有利地形,防止魏军进入平原作战。即便黄崇说的声泪俱下,建议仍旧没有被诸葛瞻采纳。
  
  诸葛瞻也有自己的考量,彼时诸葛瞻麾下的兵马并非能征善战的边军,与邓艾正面交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况且,姜维大军孤悬在外,一旦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借由江油关天险消耗魏军,以阴平道路崎岖难行,魏军不久后将会出现补给困难。
  
  于是,诸葛瞻与大军盘桓不前,整军备战,准备待邓艾军队顿足江油关、师劳兵疲时再行出击。未曾想到,江油关蜀军很快就高举白旗,几乎不战而下,守将马邈归附,魏军一路长驱,诸葛瞻的战略部署彻底失效,在邓艾的逼近下,退往绵竹关进行防守。
  
  邓艾、钟会两路推进。来源/网络此时诸葛瞻如果只想不被蜀汉朝廷追责,只需死守绵竹,但同样,只要邓艾转向东进,就可以使姜维的蜀军主力腹背受敌。诸葛瞻选择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与邓艾寻求决战。
  
  物换星移,诸葛瞻麾下的军队,已经没有父亲诸葛亮时的强势。面对邓艾以“琅琊王”的显爵相诱劝降,诸葛瞻不为所动,盛怒之下还斩首了邓艾的使者,彻底与曹魏划清界限,并率军击败了邓艾之子邓忠、魏将师纂,左右两路挫败了邓艾的攻势。
  
  压倒性劣势下,没有悬念,这场胜利也是蜀汉军最后的回光返照。
  
  再战之时,诸葛瞻无力回击,与两路人马拼死奋战多时,最终寡不敌众被杀,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得知父亲战死后,自认没有及时铲除奸贼黄皓,同样冲入阵内,乱刃加身而亡。
  
  蜀汉军队不断溃败,张遵、黄崇、李球激励将士冲阵,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即便如此也无力回天,蜀国后代在蜀汉灭亡之际纷纷效死,也没能阻止魏军进攻的步伐,通往成都的大门已然完全向邓艾敞开。
  
  成都的黄昏从剑阁到绵竹,蜀汉军队的将士们始终在鏖战,但在邓艾兵临锦官城之际,刘禅向邓艾服了软。
  
  魏军大军压境,蜀汉朝堂之上,刘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极力主张投降换取平安,并以既无力自守、更不能去东吴寄人篱下为由相劝。正当谯周舌战群臣时,刘禅的第五子刘谌站了出来,对着谯周愤怒道:“如果走到了穷途末路,父子君臣应当同心戮力背城一战,就算战败,也是为社稷而死,这样死后也有颜面去见先帝!”
  
  刘谌。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刘谌有死战之志,刘禅却有投降之心。刘谌为首的诸臣屡屡劝说无果,刘禅最终决定向邓艾投降。陷入绝望的刘谌来到了祖父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着祭祀了心中崇敬非常的祖父,随后将妻子儿女杀死后自杀。此时刘谌心中最为遗憾的——“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
  
  成都城外夕阳西下,蜀汉王朝走向生命的尽头。刘禅下令姜维的主力部队缴械投降。姜维假意接受,却仍放不下兴复汉室之心,发觉了钟会潜藏的野心后,利用这一点说服钟会,幽囚邓艾,并对刘禅写信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图谋通过兵变恢复社稷。
  
  蒋琬之子绥武将军蒋斌、张良之后左车骑将军张翼也参与了姜维的计划。但因为计划不周,钟会部下发动叛变,姜维、张翼、蒋斌等人虽拖死了邓艾、钟会,但在兵变中最终以身殉难。
  
  蜀汉灭亡了,不知这些战斗至死的蜀汉后代们,是否会回忆起自己尚在童稚时,其父祖为汉室横刀立马、誓言共襄大义的身姿。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