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欧金中不是孔乙己,看客仍然是百年前的看客

原创版权 横眉观点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欧金中当然不是孔乙己。欧金中曾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人,孔乙己则是一位好行偷摸之事的“窃书贼”;欧金中的行为有很大的可能是对无奈现实的反抗,孔乙己的偷东西行为固然有社会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懒.

  最近,莆田重大刑案牵动国人心弦,与其它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这次的嫌疑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他只是一位穷苦农民,甚至被披露曾在多年前救过落水儿童和2只海豚。而且,他似乎是因为被村霸严重欺凌压迫在先,才动手在后。另外,还有一些人则说他早年曾有暴力倾向之类的话。

  具体细节还有很多,总之,这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但可以确定的基本事实是:他是一位欲走正规程序建房而不得,后来多次向外求助却得不到任何帮助的一位居住在铁皮屋里的农民。

  这其中所牵涉的问题当然是很复杂的。但我的一个感受是:欧金中不是孔乙己,鲁迅笔下的看客却依旧存在。

  欧金中当然不是孔乙己。欧金中曾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人,孔乙己则是一位好行偷摸之事的“窃书贼”;欧金中的行为有很大的可能是对无奈现实的反抗,孔乙己的偷东西行为固然有社会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懒——“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但两者也有一点共通之处:孔乙己是一位失意落寞的读书人,欧金中则是一位住在摇摇欲坠的铁皮屋里的农民——这两位都是社会中的弱者。

  而且,两者在落寞失意之时,身旁都曾有“看客”的存在。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非常善于描写国人的“看客”心态的。其源盖出于他在日本学习时学校组织学生看的一场电影,内容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位中国人给俄国人当间谍后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决定在将他示众后枪决,而围观的一群中国同胞却不为所动,冷眼相看。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鲁迅的心,他从此决定弃医从文,并且常常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构建一种“看”与“被看”的叙述模式,以批判国人的那种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看”与“被看”甚至构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他从来不会孤立地处理某个艺术人物,而是通过将其放置于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中来揭示国人的国民性。在他的艺术视角里,主人公作为要被重点表现的主体往往是社会中的受害对象或者弱势群体,而其他与主人公互动的次要人物则常常被塑造成一群麻木自私的看客,借由这群看客,鲁迅就构建出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的社会氛围,这种压抑氛围无时无刻地制造着“吃人”的悲剧,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却丝毫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手上甚至已经沾满了鲜血。——这或许是更大的一种悲剧。

  孔乙己作为一位落魄的文人,几次偷书被抓,甚至被“吊着打”,这般模样确实有几分可笑之处,但却更加值得同情,因为他其实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他,到头来却发现什么用都没有,要不是写字还算好看,能靠这个挣点小钱,恐怕已经被社会淘汰了。

  这类人最需要的是被包容与帮助,而不是被挖苦嘲弄。然而,鲁迅笔下的看客却是这样看待孔乙己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而且,孔乙己越是狼狈,越是不幸,看客们笑得越是欢乐,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更为致命的是鲁迅在文中交待的这句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就是说,有没有孔乙己其实对看客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就算是这样,看客们也仍然要笑孔乙己一把。这就更加令人不寒而栗了。

  要知道,跟孔乙己一起在酒店喝酒的众人,应该都是跟孔乙己的社会身份相差不大的同一阶级之人。但他们却没有基本的阶级共情能力,连袖手旁观都做不到,似乎必须要笑一下孔乙己,才能感到舒服。

  不笑他可不可以呢?或者,众人中的随便一个人出来拉他一把可不可以呢?其实都可以,但看客们就是喜欢这样笑,毋宁说是落井下石。如果说,笑了孔乙己之后还能记住他这个人,那在逻辑上还说得过去。问题在于,当孔乙己不再出现在酒店后,看客们所记得的只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这里,对钱的重视取代了对人的关怀,言外之意是,孔乙己这个人似乎还不值那十九个钱。这就更加深刻地描摹出看客们的那种机械般的冷血与残酷。

  直到小说最后,鲁迅才交待了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一般是不能用在一起的。因为“大约”表示的是一种可能性,而“的确”表示的则是一种必然性。但鲁迅先生在这里的使用显然是反常规的,其用意在于进一步地刻画出看客们对孔乙己的那种漠不关心的面孔,意思是即使孔乙己死了或者没死,“大约”或者“的确”,都与曾经那些嘲笑讥讽他的看客们没关系了,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孔乙己的死活。

  这实在是可笑、可悲、可叹,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

  我想,这样的一群看客,才是鲁迅在《孔乙己》这一篇文章中所重点要揭露并批判的。

  回到现实中来,欧金中五年以来不是多次发布了求救信息吗?为什么没有收到哪怕一丁点的正面回应。恐怕,是因为某些部门和某些人出色地扮演了鲁迅笔下的看客的角色吧——欧金中并不是孔乙己,但看客却仍然是百年前的看客。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他不至于适用到十年二十年之后。”

  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的85周年纪念日。我相信,他是不愿看到自己笔下的“看客”继续存留在这片大地上的……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