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客观中立是可能的吗?

原创版权 马拥军读经典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资本论》出版以后的情况表明,无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论》难懂”的担心,还是统治阶级的偏见,都被他料中了;这些成了妨碍人们理解和接受《资本论》的因素。

  

德文第一版序言导读三:客观中立是可能的吗?

 

  01

  今天来看《资本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首先指出,《资本论》“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而不是统治阶级的个人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的事实:

  

  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经济学家会“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马克思决不这样做。但马克思也不打算要资本家或地主个人对他们所承担的剥削和压迫关系负责。这是由于,无论怎样努力,他们个人也不可能超脱体现在自己身上的客观的阶级关系和物质利益。作为社会的个人,统治阶级的成员同样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而这些关系则是历史地形成的。他们生活在这些关系中,就像动物生活在自然界中一样。剥削和压迫令人愤慨,但科学研究不能为情绪所支配。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像医生那样冷静地用解剖刀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愤怒出诗人,但出不了科学家。

  02

  相反,剥削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由的科学研究充满了仇恨:

  

  马克思并不是标榜他超越阶级,或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样标榜客观中立,而是说,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是一致的。科学越是大公无私,就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马克思作为革命家,与作为科学家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并不脱离科学性,相反,它内在地包含着科学性。而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下降阶段时,却与保守性、反动性相同一。正是立足于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分析了剥削阶级的利益与他们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但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如果能够巩固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惜牺牲自己的意识形态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统治阶级的利益正在走向整个社会甚至全人类的对立面。这就使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意识到:他们的意识形态过时了。社会正在变革,科学也必须跟着发展。

  众所周知,与天主教不同,资产阶级的宗教是改革后的新教。英国新教产生于脱离了天主教会的英国国教。文中提到的高教会派是英国国教会中的一派,产生于19世纪。高教会信徒主要是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他们主张保持古老的豪华仪式,强调与天主教徒的传统的联系。英国国教会中与高教会相对立的另一派为低教会派,其信徒主要是资产阶级和下层教士,具有新教倾向。三十九条信纲是英国国教会的信仰纲要,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主持制定。1562年女王审定批准克兰默起草的四十二条款,后压缩为三十九条。1563年起,所有神职人员就职时必须宣誓恪守这些信纲。1571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三十九条信纲正式成为英国国教会的信纲。

  至于蓝皮书(Blue Books),则是英国议会或政府的(包括政府向议会提交的)文件或报告书的通称,因封皮为蓝色而得名。英国从17世纪开始发表蓝皮书,它是英国经济史和外交史方面主要的官方资料。

  03

  最后,马克思预告了《资本论》以后的各卷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的开头谈了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结尾则预告了第二、三、四各卷的内容。合起来看,《资本论》第一册(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册(或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其核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册(或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及其各种形式,核心是剩余价值的分割;第四册(或第四卷)则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遗憾的是,马克思未能实现他的计划。在他逝世后,《资本论》第二册和第三册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先后于1885年和 1894年由恩格斯编辑出版。但恩格斯没有来得及出版《资本论》第四册。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材料恩格斯逝世后,由卡尔·考茨基整理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Segui il tuo corso, e lascia dir le genti!)是套用但丁《神曲》中《炼狱篇》第5首中的一句(Vien dietro a me, e lascia dir le genti)。马克思用这句话表达他如何对待统治阶级对他的研究成果的态度。

  《资本论》出版以后的情况表明,无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论》难懂”的担心,还是统治阶级的偏见,都被他料中了;这些成了妨碍人们理解和接受《资本论》的因素。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