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四书五经」的最佳阅读顺序是什么?每种经书的已出版的口碑较佳的译注本有哪些?

原创版权 网络整理作者:佚名 字体大小选择: [ ]

我尝试回答一下。今晚应该写不完。写哪算哪,回头有时间继续补充。

就像前面有答主指出的,这个其实和个人的知识积累有关,这个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我也只是就我所见到的各书的注本说说我的想法,难免深浅不一。而且我读书少,肯定有很多优秀的本子我没说到,欢迎各位指正。我说的也不是最佳顺序,只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顺序。另外,题主说的是四书五经,不过我顺带就把十三经都说一下吧。

首先,有三套书需要说一下。一个是《十三经注疏》,这个不用说了,想比较好的了解诸经,这个肯定要看。一个是中华书局近些年出的“清人十三经注疏”,这套书总体来说选的都还不错,是清人经学研究中的代表作,完全有读的价值。还有一个是上古出过的一套《十三经译注》,这个前面也有答主提到。这个在经书的译注本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过这套书我没看过,不敢妄言。

1、四书

相对来说,四书比较容易上手。一方面,它们主要是讲比较容易理解的义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之前对《论》、《孟》也有一些接触。

《论语》。这本书的注本很多,我推荐两种: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稍微补充一下的是,关于前者,有些人觉得太简单,不屑于看,这个看法多少也有点过。其实里面还是有些很好的见解的。比如杨先生理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我个人觉得就比较有道理。另外,还有杨树达的《论语疏证》。这个书的好处是把《礼记》等书中和《论语》有关的段落都给摘了出来,放到一起。这样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论语》和其他文献的关系以及《论语》在儒学中的地位。当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也很好,不过这就是更进一步的追求了。

《孟子》。首先还是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看焦循的《孟子正义》。这个书带有集解的性质。如果要研究相关问题,这是个必读书。不过这本书因为旁采众说,而且随文释义,训释详尽,所以如果兴趣不大的话,也许会觉得冗长难读。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性的读读了。

《中庸》、《大学》。这个我觉得直接读《四书章句集注》就好。其中《论》、《孟》的部分也应该读一下。前面有答主说,这两个可以放到《礼记》里一起读,这个我不赞成。因为从《五经》到《四书》不仅是文本的变化,实际也是学术的变化。《中庸》、《大学》被独立出来,和宋代学术的发展关系密切(比如对形而上学的追求等等,这个各位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展开了),你看《礼记》里的这两篇和看《四书章句集注》里的这两篇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看到的不是宋学重义理的面貌。四书本来就是宋人提出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还是看一下《四书章句集注》比较好。

至于说这四种的顺序,我觉得还是先看《论》、《孟》,后看《大学》、《中庸》比较好。前人对此有一些说法,前面也有答主提到。但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所处环境毕竟都与古人不同,这些文本对我们的意义也与古人不同。相比之下,《论》、《孟》我们更熟悉一点,参照杨伯峻等先生的注释也更好理解,理应由此入手。

2、《诗经》

《诗经》我们之前也有过一些接触,主要是其中的《国风》和《小雅》部分,这些读起来会比较容易。不过《大雅》和《颂》相对要困难一点,不仅是没接触,而且它们的文辞相对难懂,离我们的生活又比较远。关于《诗经》,我个人推荐程俊英、蒋见元以及李山的注本。前者注释比较详细,而且对各家说法收集的也比较多,后者则对诗歌的背景、意义等方面有比较好的讨论。当然,像程俊英等人的本子因为写的比较早,难免有些观点现在看来不太合适,而且对马瑞辰依赖较多,但马氏实际也不是特别可靠。古人的话,朱熹的《诗集传》也是要读的。这个本身见解就很好,而且把这个和毛传郑笺一比,汉学和宋学的分野就明白了。另外,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也很值得看。这部书比较偏重《诗经》的艺术层面,而这正是古人注释、讨论《诗经》时关注比较少的。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