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_百科

原创版权 老爸评测作者: 字体大小选择: [ ]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是2010年 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冬。本书探索建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以规範相应行为,履行其可持续发展引导、防範气候危机的应有职能。

基本介绍

  • 书名: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 作者:郭冬
  • ISBN:9787511809360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基本介绍

作 者: 郭冬 着 丛 书 名: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09360 出版时间:2010-09-01 版 次:1 页 数:30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行政法

内容简介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以全球气候危机为背景,以法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为分析对象,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规定,以责任分配机制为切入点。

作者简介

郭冬梅 女,1999~2009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助教。
·查看全部>>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
一、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重点难点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局限与尚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气候变化基本问题概述
一、气候变化的概念
二、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叭
三、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界定
四、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中气候变化的特定含义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二、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三、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调整的必要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法律约束的独特性
三、已开发国家的经验总结
四、气候变化的持续性需求
五、落实公约的现实性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潮
一、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
二、可持续发展思潮对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影响
第二节 法哲学基础
一、纵向公平——代际公平
二、横向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第三节 法经济学基础
一、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
二、财产权问题和气候产权论
三、气候资源容量
第四节 国际法学基础
一、国际合作
二、国际发展
三、人类共同关切事项
第四章 国外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构建模式评析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
一、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的渊源
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执行机制缺陷与困境
三、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执行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从外到内的理性回归
一、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外部导向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内部支撑O
三、外部导向到内部支撑的理性回归
第三节 主要已开发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建构模型介评
一、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二、欧洲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三、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四、日本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五、主要已开发国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分析
第五章 反思下的中国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应对概况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基本理念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基础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体系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应对评析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前成就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缺陷分析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发展路径选择
一、目标确立——缺陷弥补的动力
二、机构设定——缺陷弥补的核心
三、责任机制——缺陷弥补的关键
四、法律制度重複癥结纾解——缺陷弥补的手段
第四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方案博弈
一、节 能减排和发展经济的博弈
二、激励型和震慑型的博弈
三、具体操作的平衡性博弈
四、移植和借鉴的博弈
五、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的博弈
第六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未来设计
第一节 法律制度理念、原则设计
一、并重区别责任和自身任务
二、注重应对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和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
四、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
五、积极发展与已开发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
六、合理设计减排指标及承诺时间
第二节 气候变化应对立法体系构想
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
二、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法
第三节 构建科学的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一、高层次议事机构
二、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三、气候变化调控信用评级机构
四、低碳产品认证
五、气候责任保险
第四节 法律制度重複癥结纾解
一、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考核制度
二、森林碳汇相关制度
三、碳税制度
四、碳金融制度
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六、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第五节 气候变化责任机制的设定
一、气候变化民事责任
二、气候变化刑事责任
三、气候变化行政责任
四、小结
第六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立法
第七章 余论
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二、作为基本国策
三、做好国际法的国内适用转化
四、避免软法现象的发生
五、把气候变化的压力变为动力
六、提升道义责任
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八、未来承诺的关注
附录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附录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