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有没有哪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这本书不但挽救了我这半年来颓废下滑势态,还挽救了我整个后半生的人生观。
  
  容我先播报下书名《浅薄 :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先别急着去搜,认知仔细看完,如果你也处于莫名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刷手机上瘾的状态,或者在你读这些文字时,刚好手机来了通知,注意力转移,相信我,你更需要耐心看完。
  
  最近半年工作业绩压力特别大,我每周至少工作6天,有5天要凌晨到家。虽然不是很缺钱,但作为打工人,尽职尽责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凌晨到家,吃吃喝喝,休息一会儿,刷刷某音、某手、某瓜,莫名其妙地就停不下来了!
  
  即使停下来看会书,思绪马上就飞了,心思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我持续了快大半年,内心很焦虑,明明知道这种状态,会让我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碎片化,刺激性信息,好像上了瘾,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如何改变这种颓废下滑状态。
  
  直到有一天周日,我无意间翻了翻朋友推荐的这本书《浅薄 》,随手翻开一页,就被一句话深深吸引了,“互联网所做的似乎就是把我们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抛到一边。无论上网还是不上网,我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都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一样。”
  
  正如,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也在影响者我们的大脑;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手机也在“玩”我们。确实如此,我在刷某音、某手、某瓜的时候,看似我很爽,实际这些软件在不断地“喂”我喜欢的东西,让我停止思考,贪婪的吸食高频、碎片化信息。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可怕的事实,“我被控制了”!
  
  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解脱的答案。如果你没有时间看,一定要仔细接着往下看完,一字一句。我把书中,最核心的3点提取出来,加上我自己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放在你面前。只需要花5分钟,你就可以像我一样,解决半年甚至多年的“手机控困扰”。
  
  注意,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记得先「点个赞」Mark一下,免得到时候找不到啦~1、技术在帮助我们,也在伤害我们。
  
  每一项技术都是我们人类意愿的一种表达。我们通过技术补充或扩大我们的能力边界,拓宽了生存边界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比如,犁地机、缝衣针、自行车等,增强了我们的体力和灵巧性。
  
  再比如,显微镜、放大镜、计数器,扩大了我们的感觉范围和灵敏度。
  
  还有,拓展智力技术的地图和时钟,提高了我们的智力和脑力。
  
  我们人类一直热衷于发明各种技术,为我们所用,但却疏忽了一点,技术在帮助我们,也在限制和改变我们。就拿最常用的望远镜来举例,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到远处的景物,甚至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也可以看到距离我们亿万光年的星球。
  
  不过,当你拿起望远镜的那一刻,你不知不觉已经受到了它的限制,你根本无法看清楚身边的景物了。
  
  技术的发明之初,我们往往只看到益处,而忽略技术的弊处。
  
  我去年夏天学游泳,害怕被淹死,我选择一直带着救生圈游泳。救生圈能让我漂浮在水面上,让沉不下去,死不了,但是呢,也让我无法学会游泳。
  
  有一项研究案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故事:英国伦敦道路错综复杂,大街小巷交错复杂。为了掌握这些知识,出租车司机要花数年时间,把伦敦的大街小巷牢记于心。
  
  哪个地方是怎样的,如何从这里去往那里,可能的路线有哪些,以及最短路径是什么,等等。通过测试的出租车司机,大脑发达的惊人,负责记忆部分的海马体异常的大。
  
  可是如今,GPS导航以及地图的发明,出租车司机们越来越不需要记忆地图。而开始依赖软件了,他们负责维持空间表征的(大脑记忆路线)神经回路萎缩,负责视觉信息部分的神经回路可能会增强。
  
  你可能会觉着,这是好事啊?
  
  毕竟,不通过记忆地图,人人都可以很快通过这个"该死"的测试了,只要车技好,人人都可以成为司机。可是,你大概忘记了这一点,如果单纯依靠地图软件,那些在极端情况下的条件,无网络,软件失效等,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我不反对技术,作者也没有反对技术,只是在这里提个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技术,而是警惕技术背后看不见的弊处。
  
  毋庸置疑,技术在塑造我们的大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能读到这里的人都是愿意深度思考的优秀者,我想请你帮个忙,如果内容对你有启发,你可以花一秒钟点个赞在继续阅读。谢谢你!
  
  2、互联网一边重塑我们的大脑,一边折磨我们的大脑。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近百年来,最伟大的技术发明。它时时刻刻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重塑我们的大脑。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人,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8小时。也就是说刨除去吃喝拉撒,每天玩手机就得4小时,从晚上8点到12点这么长时间。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据,9.4亿的人均。
  
  我们在上网的时候,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集各种信息于一个页面,随处可以跳转的超链接,一套小图片、一戳音频、一沓小激情视频、各种商业小广告等等,不断“勾引”我们的注意力。
  
  互联网的交互性、超链接、多媒体——这些特点带来的好处,让我们欣喜若狂。无需下地、无需起床,躲在小被窝里,想要看什么搜什么,点点超链接,就什么都来了。根本不必像过去从一大堆资料里翻来翻去,就可以在阅读、收听和收看之间,来回切换,过足了眼瘾和心瘾。
  
  互联网和手机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几乎已经达到不可替代的地步。
  
  你看开头的调查数据也可以略知一二,中国如此,美国如此,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谁不使用互联网,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掉。
  
  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喜欢这种,互联网传递信息的方式,快速快递,快速反馈。正如大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所说,“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片段化的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刷某音、某手、某瓜,停不下来的原因,我们的大脑被重塑了,形成了一道回路,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一种”正强化“。这种交互系统,鼓励我们的大脑和肢体跟随内容,进行重复反馈。比如,你点一个链接,立即获取新内容。你上滑下滑,获得新信息的反馈。
  
  我们的大脑痴迷于这种反复、高强度、交互式的、使人上瘾的感官刺激和认知几次,这种刺激导致大脑神经回路和神经元结构发生强烈的改变。
  
  刺激——反馈——刺激——反馈,一种正循环回路,这种回路的形成,只需要每天1小时,几天就可以形成,而且大脑会不停地强化。就像我们在没有路的草坪上,踩出来一条小近路一样,你每天去踩自然就强化这条近路,再也不想走原路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这有什么不好呢,反正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么多好处,这么多刺激,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了,也没什么坏处嘛?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习惯吸收碎片化信息后,你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于无法阅读一篇长文了。并不是你失去了耐心,而是互联网或手机,重塑了你的大脑。
  
  互联网多媒体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导致精神极度容易分散。一个页面上杂乱的信心,让你一会的注意力不断被转移,一会看看小图片、一会看看小视频、一会看看小广告,你的大脑被互联网牵着走。
  
  使用手机也一样,各种通知信息,短信、电话,让我们拿起手机不知道做什么,不拿手机更不知道做什么,关掉手机害怕失联,实时在线,时刻被打扰。精力被撕扯,被分散。互联网和手机给我们带来分神的东西太多了。
  
  可能,精力分散不是一个坏事。我们都知道,长时间专注一件事,特别容易陷入”管窥“模式,大脑集中一点,陷入一个死胡同。这时候出去走一圈,溜达一会,看看风景,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眼前,大脑调动潜意识在解决问题。
  
  不过,互联网带来的精力分散,并不相同,它让大脑无法进入专注状态,也就是你不能把关键问题送入潜意识,只能在显意识,大脑的表层去理解问题。
  
  而且,这种高频刺激反馈的大脑回路形成,我们在生活中做其它事情同样被影响,人变得失去耐心,急躁,想要立即得到,无法获得延迟满足。
  
  我工作时,就是个普通打工人,每天混工时度日。后来终于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开始大量阅读,持续阅读。几年下来,我看了接近500多本(有的书精读,有的书会略读)。如果你也想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确实不知道读什么,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老韩大叔】,我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优质私人书单分享给你,这些书是帮助我从一个普通职员,到上市公司高管。
  
  互联网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好处,甚至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近二十年来,最具造富潜力的岗位就是IT岗位了,一堆暴富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如张一鸣、张小龙等等。
  
  然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岗位的工作,是需要高度专注的岗位,老韩我也搞过编程,完全必须进入高度专注状态,甚至达到”心流“状态,才能搞出创造性的软件,解决超高难度的八阿哥。
  
  你看,这些赚了大钱的人,专注使用互联网,创造出使人分散精力的技术软件,某信、某音,让你我大脑无法专注,失去创造力。
  
  专注和创造力,是人类前进的阶梯,是造富的武器。
  
  3、放弃电子阅读,阅读纸质书;拯救大脑,重拾专注力。
  
  阅读文字是一个认知密集型活动,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大脑需要不断把输入的文本信息,解析,连通过去存储的知识,建立关联。
  
  比如,读小说的时候,大脑要不断自绘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创造一个虚拟的现实环境。
  
  纸质书创造一个无干扰环境,不像电子书,各种链接,提示,引导,如果你用手机阅读,更会受到通知消息的打扰。大脑无法进入专注状态,将知识从工作记忆空间,输送到长期记忆空间,等待需要的时候在提取。
  
  我们的大脑有2个记忆空间一个工作空间,一个长时空间,你现在读到的文字,会进入工作记忆空间。如果你专注阅读,并且事后重复阅读和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就有机会进入长时记忆空间。进入长时记忆空间的知识,是可以随时提取,并且会和工作记忆空间的知识连接,混合,创造的知识。
  
  就像,工作记忆空间是文章的索引,长时记忆空间时文字的内容。不进入长时空间的知识只是索引,而且这些索引又很容易被忘记。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刷完某音、某手,脑子空空的缘故。阅读纸质书可以让我们进入深度阅读状态,长时间全神贯注于所读内容,形成创造性思维回路。
  
  书中的文字不光加强了我们的抽象思维了能力,也丰富了我们对书本之外对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人生。
  
  这本《浅薄》我就介绍到这里,这可以说是我今年读到的最颠覆我过去思想的一本书。它拯救了我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让我继续可以一口气写这么长的文章,形成专注的思维回路。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