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夏目漱石为何地位如此之高?初读夏目漱石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夏目漱石介绍

  
  夏目漱石(1867.2.9~1916.12.9),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从小受到家庭冷落。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
  
      1900年,他获得官费留学资格,赴英国留学两年。在英期间,他汲取英国文学同时,也目睹了“大英帝国”腐朽的社会现实,痛斥资本主义“文明的失败”。三年的欧旅生活,使他养成了观察异国现实的头脑,也唤起了对祖国日本的关心。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1916年12月9日,夏目漱石因病去世。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如何去读夏目漱石的作品

  
  读夏目漱石,不要先从他的哪本书入手。从影响他的书先入手。
  
  先把《论语》《诗经》《淮南子》《庄子》拾起来。
  
  再去读史。去了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社会的转型情况。
  
  最好也了解一下近代西方的社会学观点,明治维新时期的东学主要问题在哪儿。
  
  然后就可以去看他的《文学论》。是真爱,再去找他的《我的个人主义》,当然这只是篇演讲。
  
  如果只是想了解这个人,无所谓他的整体观点,那么可以先读正冈子规的《七草集》然后再去读他的《木屑录》。
  
  建议的小说阅读顺序(&为“并列”关系,or为“或者”关系):
  
  《道草》——《草枕》——《我是猫》&《哥儿》or《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春分之后》&《使者》&《心》——《梦十夜》。
  
  《我是猫》是批判性质的,是针对明治维新之旧金权,更符合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身份,但和人们感受到的他文字的魅力是有偏差的,所以稍显“繁杂冗长”。如果想先读《我是猫》,前面都可不看,了解当时社会即可一读。
  

  夏目漱石介绍

  
  一. 学贯东西的文学大家
  
  夏目漱石自幼喜爱汉学,少年时期曾在二松学舍(今二松学舍大学)学习汉学。关于夏目漱石的汉学水平,弟子小宫丰隆曾在著书《夏目漱石》中提到:夏目漱石进入二松学舍后从二级第二课开始学起,目前留有三级第一课和二级第三课的两张资格证。
  
  那么二级和三级大概是怎样的一种水平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二松学舍百年史》中所记载的当时的教材目录:
  
  三级第三课日本外史、日本政记、十八史略、国史略、小学
  
  第二课靖献遗言、蒙求、文章规范
  
  第一课唐诗选、皇朝史略、古文真宝、复文
  
  二级第三课孟子、史记、文章规范、三体诗、论语
  
  第二课论语、唐宋八家文、前后汉书
  
  第一课春秋左氏传、孝经、大学
  
  一级第三课韩非子、国语、战国策、中庸、庄子
  
  第二课诗经、孙子、文选、庄子、书经、近思录、荀子
  
  第一课周易、老子、墨子、明律、令义解
  
  太难了,以至于我选择狗带…
  
  当然,只是几张资格证和课程表,实在难以让我们具体领略夏目漱石的汉学才能。作家的水平还是需要用作品来反映。下面是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一段文字:
  
  母亲在额头内侧皱起八字纹,老实地等甲野答话。甲野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下“乌”字。
  
  “很难说。”
  
  “乌”字变成“鸟”字。
  
  “你如果愿意娶媳妇就好了。”
  
  “鸟”字变成“鴃”字。下面再添一个“舌”字。甲野写完后抬起脸说:“让藤尾决定吧。”
  
  (出自《虞美人草》十五章)
  
  所以“鴃”这个没见过的汉字是?
  
  “鴃”字出典于《孟子•卷五•滕文公上》中“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一句。其中,“鴃舌”被用来比喻语言难懂。
  
  可见夏目漱石对知识的掌握绝不仅仅停留在字面,同时也将所学活用到了作品当中。
  
  关于西学上的成就,众所周知,夏目漱石曾就读于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英文科学习,此后亦留学英国,随后返回母校教授英国文学。
  
  夏目漱石自己曾在书信中说过:
  
  “我的汉文水平和英语水平相差不多。”
  
  既然我们知道夏目漱石的汉文水平很NB了,那么同理可证…
  
  自然,还是要举个例子:
  
  不久,传来更换书籍的“咯嗒”一声。甲野取出已翻脏的那本日记开始写——
  
  “他们欲对吾施恶,同时不允许吾视他们为凶徒,亦不许吾与他们的凶暴对抗。他们曰,不屈服,即妒吾。”
  
  甲野写完这段细字后,又在后尾用片假名添上雷奥帕蒂的名字。
  
  (出自《虞美人草》第十五章)
  
  这里的雷奥帕蒂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作为英国文学研究者,夏目漱石对欧洲文学也十分熟悉,不得不说是学术大家。
  
  这种丰厚的学识自然也成为了漱石小说的一个助力。俯拾可见的典故丰富了内容,华丽的辞藻修饰了文本,这种内外兼备的小说自然更容易受人喜爱。
  
  二.热爱思考的思想家
  
  从古至今,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作家热爱抒发对家国天下的思考,而日本作家则善于描写身边的风花雪月—他们很少去思考家国天下,多数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而夏目漱石显然并不是这样的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从未停止过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寻
  
  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能流芳千古,其人、其文必有能感化后人之处。
  
  夏目漱石就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很多文字即便放在今天,仍然有其价值。
  
  在《学者和名誉》一文中,夏目漱石批判了明治社会民众对于学术研究的轻视,以及学术机构(学士会院)官僚的好大喜功和追名逐利。
  
  放到今天再看,日本减少了对文科类学科的资金投入,削减了文科类的专业;早大和理研对于小保方造假行为的不作为,导致日本学术界成为全世界的笑柄…夏目漱石的批判仍然适用于今天的日本。
  
  在《我的个人主义》一文中,夏目漱石告诫学习院大学的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精英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不应过分贪图名利;对于西方的思想应该加以辨别,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对于他人的行为不应过分干涉等等。
  
  反观今天的日本社会,阶级固化严重,政治世家把持政坛;政治家对美国惟命是从,不敢提出搬迁美军驻地的问题;民众缺乏对隐私的尊重,时常有人公然骚扰被害者家属…夏目漱石所说的问题仍然存在。
  
  夏目漱石的小说同样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我是猫》、《哥儿》、《行人》、《心》探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归宿。
  
  《虞美人草》、《三四郎》、《从此以后》、《门》探讨了家庭、爱情与女性出路的问题。
  
  这在日本文学界是独一无二的。
  
  明治社会和当下的中国非常像:社会发生巨大转型,民众的道德发生滑落,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潮席卷了整个社会。然而多数日本人只着眼于明治维新后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而忽略了文化上,特别是道德上的荒芜乃至倒退。
  
  而漱石所做的正是去反省、批判这些弊端,并指出改正这些弊端的做法。固然,漱石有漱石的局限:对知识分子的过度抬高、对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的过度批判、对女性的轻视、对底层民众的无视等等。但与当时的其他作家相比,漱石这种自发的反省和批判是最为全面。漱石之所以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也源于此。
  
  三. 不求名利的“哥儿”
  
  回顾夏目漱石的一生,在四国和熊本的经历可谓奇特。在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夏目漱石曾受校长提携到。东京高等师范任教,然而两年后,漱石选择辞职,其后分别在四国和熊本的高中任教,直到1900年公派前往英国留学之前,都在远离东京的乡下居住。这对于一个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来说可以说是不受理解的选择。对于漱石离开东京高等师范的原因,大概有说是漱石年轻时心高气傲,不是很能受得了东京高等师范的官僚气息和拘束感。这些从漱石的信件和与学生的对话中大致能得到印证,可见他不是热衷于名利的人。
  
  其实,从早先漱石的选择中就能看出这种倾向。漱石原本是就读于第一中学,后来出于对汉文学的热爱,转到了二松学舍学习汉文。但那时,明治政府已将西学确立为“正学”,大幅度削减了汉学的教学内容,学习汉学被认为“没有前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漱石在思考了当下局势,听取了家人的意见的情况下,认为“现在已不是能靠汉学立身的时代”,因而选择考取帝国大学预备科,进入帝国大学学习英文。虽然没能贯彻自己的理想,但漱石的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理想的执着。
  
  另外一个表现漱石品格的是他选择进入朝日新闻,成为专职作家的事。当时漱石已是东京大学教授,同时兼任明治大学讲师。在当时,教授远比小报记者风光。在《我是猫》发表之后,漱石已经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完全可以一边写作,一边任职。但漱石认定自己要以写作为业后,就决心放弃教职,将流言蜚语置于脑后。这种勇气着实让人佩服。
  
  漱石身上永远活着一个追求自由的“哥儿”,他洒脱不羁,不畏强权。这种气质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吧。
  
  在小宫丰隆出版《夏目漱石》后,漱石一度在文坛封神,被称为“神话”;而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又不乏打破“漱石神话”的声音。
  
  其实封神还是倒神,早已远去的斯人恐怕是不会在意的。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里说过,自己经过了很久的煎熬,终于找到了作家这条道路,选择通过写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他自己的幸运。这样看来,想必他在写作时是充实而快乐的。正是这种快乐感染了我,让我对这个作家产生了兴趣,对近现代文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