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奇科普-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作家/小说家?

原创版权 未知作者:缘起 字体大小选择: [ ]

  第一步,确保自己有基本的语文能力。
  
  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标点符号能否正确使用,语法是否有错误,是否会经常产生语病。这点儿东西只要接受过初中教育,或者经常看书,就能有语感留存。有时候错误的写下一句话,自己念一念会发现念着比较别扭。语法错误的问题常见于地方话浓重或者有长时间留学经历的人。
  
  第二步,理解质朴的表达。
  
  去跟朋友聊天,去之前,你想想最近遇到的一些值得讲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你得到了什么感悟。你确定好想讲这件事以后,去跟朋友聊天时,录音,放开来讲。讲完以后回家听听自己讲述那段儿。————————对,没错,你嘴里说出来的,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简单,比较完整的,小说了!没错,这就是小说,小说就是你讲一个故事,让对方听明白就可以了。
  
  你理解了小说是什么以后,就按照那种节奏去写,记住:你的第一个读者,就是你自己。你写出来的故事能让自己看着舒服,看着通顺,这就是一大成功,超越了很多人。你一开始的任务,就是去写短篇小说。写的内容不必要是自己想的,可以是村头儿老两口儿的一些生活八卦,也可以是你们科室主任那点儿香艳的小事情。这种把现实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通过你的观察回忆去写下来,就是一种搬运。
  
  如果有一天你能搬运到让人很轻松看明白,并看出了其中的乐趣,你又成功了一大步。这种搬运就是比较Q版的写作。我在知乎上的很多高赞,都是一些生活中让我感觉鸡毛蒜皮有意思的事情,搬运过来稍微让人好消化点儿写出来的,这就有赞了。那么,你觉得你们科室主任那点儿小香艳的事情滑稽又搞笑,你搬运出去以后别点出来是谁,只让人感受到跟你一样的有意思的感受,这就行了。
  
  在此基础上,你搬运多了,就能开始试着围绕小主题去创作故事了。在你的故事里,你就是上帝。你想写一个不孝子受到惩罚的故事,就写有一个败家子经常不听他父亲的话,然后他父亲去世的时候跟他说未来卖房子不要一次性卖了,需要把墙毁了,一点儿点儿卖砖。这小子等他父亲去世以后没听话,直接卖了。等解放以后迎来改革开放,那家买房的人旧屋拆了准备盖新房,发现墙里面浇筑了厚厚的黄金。————————败家子气绝身亡。
  
  就这样,你想表达什么主题,可以通过顺着这个主题,给予主角幸运与灾厄,可以玩弄他,可以宠爱他,也可以故意给他难受的身世,再怜惜他。呈现你悲观或者阳光的美感,呈现你对幸福和满足的理解。
  
  第三步,找到自己稳定的节奏。
  
  首先是找到时间的稳定节奏。你需要找一个在城市或者乡镇里面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比如工资低但是按时上下班的白领工作。每天一到下班时间,底薪到手,马上回到自己的小住处,可能是一两百租的一间破屋子(如果你在乡镇的话),也可能是你们家在四五线城市给你买的一个小公寓。
  
  你别有对象,也别有猫狗。整个家里简简单单,就是一个书桌,一台台式电脑(屏幕比较大)。能打字就行。
  
  然后喝着茶或者廉价的咖啡,抽着烟,开始敲键盘。
  
  发表在哪里?
  
  发表在知乎,你去搜,你想写难受的故事,就在知乎上搜“悲伤 故事”两个关键词,然后开始创作。放开来写就行,写完扔那儿,爱看不看。知乎就是不要钱的看文场所,大家在知乎写东西不跟知乎要钱,读者看知乎写的东西,除非会员的,也不要钱。那你就等有人看到呗,新手的话,反正经常能有两三个赞的。尤其是那些搬运的东西,你直接呈现的是现实中发生过的,对于知乎的受众来说也是另一种生活的观看。
  
  比如他从小生长在一线城市,你写的湖北小山村的故事,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新奇的另一种世界。你以为这种小山村的故事没人在乎?不,只要没经历过那里的人们,就有通过文字去轻便了解的渴望。你写的越详细,他们就觉得越有意思。你在搬运和搬运精细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了解受众关注点的过程。比如说你本来无意的仔细写了一下杀年猪弄成腊肉的过程,想给后面的故事作为铺垫,但是受众却看到这段儿给你称奇。好!这下你知道受众爱看这些,那你未来多写点儿呗。
  
  小搬运或者小的创作写多了,你的经验也与日俱增,就可以为大的主题,也就是长篇小说去准备写作了。
  
  大的主题,长篇小说,并不一定要文以载道。其实刻画一个时代的变迁也不错。
  
  以自己为中心写一个家族史或者村落史也行,写一个产业的兴衰史也行。这种偏向记录性的文字故事,也是有相当部分受众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整个世界处在极端的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不仅仅是北京上海深圳的白领几乎过的差不多,可能中国的白领和纽约、东京的白领都会过差不多的日子。他们没有时间去外地感受另外一种世界和生活。他们就算出去旅游,也是蜻蜓点水。所以就需要你的记录性的文字去给他们呈现。
  
  那你打算写你们家乡茶叶生产史的故事,你从小是看在眼里的,你天生的有自己的视角。你会知道一些生产史下面影响的小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去写,去记述下来。比如老茶农的儿子在当地传统茶叶还没有没落的时候,娶了个漂亮的媳妇儿,后来在传统茶叶没落的时候,他媳妇儿跟一个砂石厂老板有染,他悲愤难当,整个家庭濒临破碎,他个人抬不起头,他的家族也不知道明天在何方,之前因为一个产业能够凝聚的家族,在逐渐被现代化的细化分工合作敲碎,父不父,子不子,妻不妻。就在一切仿佛暗淡的时候,一线城市的小年轻开始喜欢文艺的喝茶了,你这个时候引入一下《绿茶》这部电影的出现。接着,小村落的传统制茶业开始缓慢的复苏,产生了民间资本的入局,让村落有了起色。接着有国家新农村等一系列政策,让各种要素都走进村落,传统茶业开始复兴。那个砂石厂老板因为涉黑被收拾了,那个曾经戴绿帽子的茶农儿子富了起来,他的美艳妻子逐渐跟他恢复了感情,即便曾经有过那些过往,但是整个家庭看起来还是像没发生过一样。这位第二代茶农的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了家乡,用家乡的一块地建起了自己认为美好的后现代风格设计居所。每天的劳作在他这位第三代看来是一种禅意的工作,他这种富有自我角色、自我文化认同的生活,吸引了来自一线城市的姑娘,嫁给了他。他们俩每天晚上干着香艳的事情,白天干着富有文化气息或者说自认为十分有意义的茶叶生产。——————就连他们的消费者都感觉钱花的值,虽然身在城市,却享受着农村的产出。
  
  这个故事的过程,就是读者适应第一代茶农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接着在第二代茶农身上感受到了外界市场变化对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撕扯撕裂,痛苦,出走。接着在第三代身上感受到了回归、认同、自我满足、彻底坚守。————————这一种过程,给读者了一次感受其他人生的机会。
  
  读者看完以后,不仅仅是知道了茶叶,或者是仅仅绿茶一项是怎么生产的。同时也经历了另外一种人生以后,人格醇厚起来,他感觉,人家那日子,过的,经历的,多么跌宕起伏,自己这点儿经历简直太平缓。类似这种故事看多了,那位读者的气质吧,让你仔仔细细咂摸,感觉他跟活了不知道多少辈子似的,长生不老似的,或者孟婆汤没消化好似的。
  
  先小搬运,再小创作,再小立主题,再大搬运。以上这个茶叶村落的史,就是一个大搬运。在大搬运之后,就是大创作了。你要开始挑战精神上的巅峰,你的脑子会很累,你在一步一步迈向不一般的作家。
  
  这种从小搬运到最后的大创作,就是一个写作的节奏,阶段。是你的写作冲动去促使你一点点走过这个路程。相信我,你习惯了小搬运以后会非常高兴的,你会高兴,满足,习惯,最后厌倦了那种小搬运得到的肯定。你搬运了点儿有意思的事情,哈呀,点赞飞涨,你觉得没意思。你想探求更高的高度,然后你就开始小创作了。稍微有点起色的时候,下面的评论就有意思了,读者也会评论,然后有反对乙方,认可的一方,还有提出不同见解的一方。——————恭喜你,你引发了思考。
  
  当你习惯了小创作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渐渐地,你不满足于探求那些小问题。
  
  你就要开始往大的走了,会很辛苦的。
  
  以上是说找到写什么的节奏,去让写作冲动去推动你走这些阶段,不断地让读者给你点赞、评论,你越得到反馈,越爱写,越冲动。而不是自己逼着自己硬写,八天憋出来八百字以后发到知乎上,让人家点评你的文字如何如何。硬写就是一种任务性的存在了,不是兴趣性、冲动性的存在,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接着,就是要找到写文章的时间节奏。你在保证自己有写作的冲动前提下,不要找对象,不要养宠物,每天乐意写,就一回家打开电脑开始写。把吃的简化,中午晚上一顿拉面在外面打发,或者简单的吃点儿面包或者饼干。一切生活,都以写作为中心去服务。
  
  你想想,从下午六点多,到晚上十一点多,一天五个小时啊。敲键盘,能写多少东西?
  
  这样一年两年,我不信你会到不了拿写作挣钱的程度。最起码一个月两三千能保证吧?
  
  如果你对这种低投入的生活条件满意,那就纯粹变成作家了,全职作家了。
  
  但是,不要去陷入写网文的深渊。你要为爱写而写,保持一种:老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心理状态。
  
  第四步:向正规作家迈进。
  
  其实严肃意义上说,很多人不把没有正规出版一部图书的作家,当成真正的作家。
  
  那么,其实,网络作家和他们眼中真正的作家之间,差的就是书号和印刷而已。
  
  你需要做什么?
  
  把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些文章也好,短篇小说也好,中长篇也好。给他整理出来,如果文章多,就出个杂文集。如果短篇小说多,就出个短篇小说集。
  
  出书也很简单,保证内容别有大的差池。然后把书稿交给专门的出版代理公司,大概的费用就是书号两三万甚至三四万块钱。印刷两三万,然后就是出版代理公司的一万左右。如果能五万之内打住,就挺不错了。别想着公费出书,不太可能。
  
  其他的,比如说报刊发表,也行,不嫌麻烦就给发稿子吧。通常不会允许你的文字特别飘洒,需要修改的特别细致。
  
  这一切,都是为长篇小说的出版服务的。
  
  你把长篇写完以后,打印出来,自己需要看一遍。边看边用铅笔标注和修改。自己修改一遍,然后放着,过半年一年,再看一遍,修改一遍。放心,绝对会有想删掉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觉得自己写的真是狗屁不通,没关系,你放一段儿时间以后回头看,或许不那么觉得,因为你上一次看着的时候已经开始钻牛角尖了。
  
  到自己满意的时候,花几百块钱,进行一次版权登记,接着,是想继续花钱出书,还是想卖无线版权给网站,都可以。我建议还是出成书,然后卖给无线版权。
  
  第五步:开始真正的作家之路完成上一步,不管你进不进作协,反正你已经是个实打实的作家了。你想进作协就进,他们偶尔开展的一些活动也挺不错的,征个文啊,或者去哪儿采风一下啊,转转啊,挺不错。或者是邀请你参加一些研讨会,你在会上可以讲讲自己的想法,挺有意思。
  
  不想参加,那就不参加了。多认识几个编辑,偶尔给人家供供稿,如果有编辑就是喜欢你的稿子,跟你约稿,说不定你能形成自己稳定的读者群。
  
  对了,还有就是写公众号。不必要求自己每个月必须完成多少,你想写什么写什么,公众号就是最廉价的文字消费平台。读者在逐渐积攒的过程中,就是你形成读者群的过程。这个时候,你的长篇小说还在网上卖着,偶尔可能会来点儿钱。偶尔约稿可能会来点儿钱。或者什么机构会邀请你去讲写作,你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乐是乐在自己写的东西能让受众看到,而不是乐在自己出名了。
  
  出名是很复杂的事情,说不定让你创作更自由了,你可以像那些大家一样放开来写一些性的东西。也可能让你的创作更禁锢了,你随便儿写一点儿东西,说不定会被理解成为某种暗喻。
  
  文人可以成为图腾或者文化符号,在生的时候实现,在中国,是比较危险的。
  
  比较完美的就是老了以后开始出名了,这时候挺好,人家也不担心你会怎么样,符号就符号了。
  
  【总结】你想象一下,你过些年死了,没火化的话肉可能都臭了,烂了。火化的话埋了。你的同学朋友,亲戚,同事,可能因为自己太忙,逐渐的,在人生中最后一次想起你,就再没想起来。接着,再过几十年,你的儿子女儿步入老年,他们可能都忘记自己是谁了。那么你的孙子孙女,也仅仅记着有关你的简单记忆。——————我的爷爷或者姥爷,是个码农、是个白领,很努力的买房来着。
  
  在往远,你烟消云散,再没有更多痕迹。
  
  但是,你若是在网络上,或者在国家的出版物系统上、或者著作权登记系统上,留下了不用太多储存字节就能保存的文字。万一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屌丝,翻出来你的文字看了,觉得挺有意思。进而截图,发了他们当时的朋友圈,发了他们当时的抖音,你就有可能突然火了。
  
  你的肉身虽然死了,但是你精神的痕迹,让未来有可能去找寻你,探求你一辈子的经历。你若是非常注重写文字的中规中矩,他们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位极端拧巴不自然的你。而你很稀松平常的去写点儿什么,表达点儿什么,在平缓娓娓道来的中间,突然有些文字是很有分量的,未来就会看到平凡而又闪光的你。
  
  他们这就懂你了,你为什么是个屌丝,你追求过什么,你为什么感到满足,你又为什么会写下那些铿锵有力的文字,哪些生活经历让你产生了超越那个陈旧时代的先进思想?你的思想有多么超前?你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如何进行着自己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你在现实生活中谈上了什么样的对象,跟她如胶似漆过,然后你们又如何因为什么问题无奈的分开,你后来独自走完了人生的路程?她在你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在你笔下又投射成了什么样的形象,永远的跟你还有你的文字被未来知晓?
  
  你可能会说,人家未来人什么好东西没有,看你这点儿破文字?那还真不一定。人的意识进入虚拟世界,时间并不一定是跟着现实世界来的。可能他在虚拟世界里的五千年,在现实世界里只有一秒钟。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去享受娱乐,就有大把的流量。不会像现在这样,抖音一出来,就分走了游戏和网文的大把用户。届时,无论多么小众的爱好,都能分出来巨大的流量。因为时间的无限广阔,给了未来人以无限的闲的没事儿干,就会无限的放大你留存在这个世界的痕迹。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